ops8小说 > 历史 > 诸葛 > 第十八章 武侯之子

诸葛 第十八章 武侯之子(1/2)

        绵竹城北门外!

        天空一片漆黑,风声、雷声之中,夹杂着阵阵阴雨打在地面的声音;阴冷的雨滴,打在头盔上缓缓往下流,透过冰冷的铠甲沁入铠甲之下的衣衫,诸葛瞻忽然感觉一股寒意从身体之中升起,身体有些发抖。他多年带兵,身体历来健壮,就算是再大的暴雨也不会感觉寒冷,更何况是今天这种不温不火的阴雨?这种情况是十余年军旅生活从未有过的,诸葛瞻心中不由得泛起一阵不祥的预感。

        他骑马随着大队蜀兵前行,已经离开绵竹北门有里许路了,这时回头看了看绵竹北门城楼,在阴雨中,黯淡的火光和偶尔的电光,将绵竹北门的高大城楼映照得有些模糊。诸葛瞻长叹一口气,心中在自己问自己:到底这次出击对不对?

        他其实很清楚,今夜出击只有三分胜算,其实是行险之策;若利用这阴雨天固守城池,也许还能坚持个十天半月,等成都方面再招募援军到来,或者等到姜维的援军,那时绵竹未必保不住。但是,按照眼下吃紧的形势,再坚守绵竹十天半个月的可能性太小了。况且若固守待援,即使守住了绵竹,也不是他诸葛瞻的功劳,那是十三公主刘霜的策略起了作用!

        诸葛瞻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武乡侯诸葛亮,三国时代的第一智谋军师,南征北战,战功赫赫,在蜀国君臣和百姓的心目中,甚至在魏国和吴国的君臣百姓心中,那是神一般的人物,超越了历史的英雄。

        诸葛瞻从小就在父亲的阴影下长大,小时候跟其他伙伴一起玩,别人总是用崇敬的眼光看着他,说:“这是武侯的儿子!”那时候他觉得很骄傲很开心。他总是在想,要做父亲那样的英雄,所以自小苦练武艺,熟读兵书。

        后来渐渐长大,他进入蜀军率兵打仗,顶头上司和同僚们,总是让他做最没有危险的事情,有了功劳也分他一份。刚开始,他好像真的战功赫赫,所以志得意满,认为不靠父亲的大名,自己也是个人物。直到有一天,他听到两名同僚在帐中饮酒,背地里评论他“不过是靠着武侯大名,在军营中混功名罢了,没什么本事!”他心中很是郁闷,但还是没有想太多。

        升到了行军护卫将军,顺利的娶了美丽的锦城公主,婚礼之上的诸葛瞻,感觉人生得意之事,莫过于此。在那日婚礼的宴会上,向来爱慕锦城公主的张绍(张飞之子)喝多了,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如果你不是武侯的儿子,公主怎么能轮到你这等庸才!”诸葛瞻当时心如刀割,只觉得父亲之名没有帮他,反而害了他。新婚之夜,他因为这句话而痛苦不堪,竟然没有和公主同房。

        从那以后,诸葛瞻拼命的请求出战,他要证明自己。父亲诸葛亮死后,他先后南征蛮族叛乱,西边征伐羌族的入侵,但获得的都不过是小胜罢了。他还多次请命,要跟随大将军姜维北伐中原,皇帝刘禅总是声称:姜维在北,卿在南,才能保得我汉室江山无危啊!诸葛瞻闷闷不乐。

        这次前来绵竹,诸葛瞻就是抱着证明自己的决心来的。按照刘霜的策略,固守待援,那么邓艾要攻下绵竹,势必要花费很多时间,损失很多兵马,成都方面就有时间来调动兵马打败邓艾。但是,诸葛瞻从心底里,根本没有想过按照刘霜的策略行事,诸葛尚比他更加冒进,第一日就凶猛出击,仗着强横的武功进行偷袭,果然大获全胜。

        诸葛瞻心中很是高兴,满心以为,凭着诸葛尚的武勇和他的指挥,这一仗胜利的把握很大;但他还是想坚守城池,稳妥一点的获得胜利。第二天,邓艾送来那份劝降书,极力鼓吹武侯诸葛亮的功绩,这真正的触及了诸葛瞻的痛处。他感到被无视了,他真正的发怒了,于是派兵出击了。

        诸葛尚中了暗箭,邓艾用猛将牵弘的性命和四千魏兵的沉重代价,终于击败了诸葛瞻,令蜀军伤亡七千多人。蜀军元气大伤,诸葛瞻只好退守城池,形势急转直下。绵竹城过于破旧,蜀军兵力损失过多,而且新兵太多,连守城都有些困难了。

        所以,在今天,李球说出趁雨夜出击,一举击垮邓艾的计策,诸葛瞻明知只有三分胜算,他也要赌。他心中在想,如果窝囊的固守城池数日,然后灰溜溜的撤回成都,肯定受人耻笑说:诸葛武侯的儿子,就这个熊样;与其那样,不如今夜出击,如果一战成功,他就是真正的诸葛瞻,而不是诸葛武侯的儿子诸葛瞻!

        “对,成功了,我就是真正的诸葛瞻!”想到此处,诸葛瞻热血沸腾起来,他伸手抹去脸上的雨水,感觉神清气爽,抬头向前方看去。这时一名探子回报:“报将军,少将军初战告捷,已经杀入魏军大营,斩杀魏兵无数!”诸葛尚心中大慰,这第一步算是成功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