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诸葛 > 第十七章 十面埋伏

诸葛 第十七章 十面埋伏(1/2)

        魏军的大营越来越近了,轰隆又是一声雷响,震耳欲聋,大雨终于下了起来。在雷声里,诸葛尚大喝一声,一马当先,银枪高举,冲进了魏军的大营。魏军士卒似乎是没有想到,蜀兵竟然敢在这狂风大雨的黑夜之中前来劫营,站在营门边守卫的几名士卒还没来得及出声,就成了诸葛尚的枪下之鬼。

        黄崇率领一千名骑兵,人手一把大砍刀,紧紧的跟在诸葛尚的身后向前冲锋。原来的三千名骑兵经历多次大战,就剩下这一千人,可以说是精锐中的精锐,个个武功精湛,作战勇猛。骑兵们冲进魏军大营,气势如猛虎下山,砍菜切瓜一般向前挺进。

        营帐之中的魏军,一个个措不及防,等到他们反应过来,蜀军的骑兵已经到了跟前。一顿砍刀下来,十伤其七;侥幸未死的两三人,还没有喘过气来,后面的两千名步兵已经赶到,只不过延迟片刻成为刀下之鬼。

        魏军大乱,有人在大喊:“诸葛尚来劫营……”后面一个啦字尚未出口,就嘎然而止,头颅已经滚落到泥浆之中。更多魏军在泥浆中连滚带爬的向中军逃去,哭爹叫娘的痛哭声,呼兄唤弟的叫声,和着蜀军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不时划过长空的霹雳之声,构成了一曲地狱镇魂之歌。战场已成修罗场!

        诸葛尚虽然只有十九岁,但是已经从军三年,在这种情况下毫不手软,只顾着挥动手中的长枪,或挑、或刺、或带、或削……不停的收割生命。鲜血染红了他白色的战袍,他都已经不晓得杀了多少人了。

        让他感到很奇怪的是,这支魏军浑然不似平日碰到的邓艾部下,一点都没有战斗力,几乎是一触即溃。虽然自己一方占了出其不意的先机,又是在阴雨天气偷袭,但是这优势未免太大了,过程未免太顺利了。

        “扑通”,一名瘦小的魏军栽倒在诸葛尚的马前,泥水随风溅来,诸葛尚下意识的避开那泥水,举枪便要刺下去。那小卒趴在湿淋淋的泥地当中,放声大哭:“将军,饶了小人吧,小人是蜀地人!”哭声凄切,在这黑夜当中听来,有一种说不出的痛楚。

        这种欺骗敌人的法子,诸葛尚已经见得多了,他初次上战场的时候曾经上当,稍微犹豫了一下,就几乎送掉性命。自那以后,每次碰到这种情况,他肯定会毫不犹豫将对方杀死。但是今天,诸葛尚不由自主的停下了手中的长枪――在雷声和风雨声之中,他真真切切的听出来,那是蜀国京城成都一带的口音,他再熟悉不过的乡音。

        诸葛尚不及细想,吩咐身后的亲兵把那小卒带了下去,继续催马往前厮杀,不多时已经杀到了中军帐之前。寒风劲吹,那硕大的中军帐,在松油火把的照耀下显得有些不太牢靠,摇摇欲坠;但是支撑帐篷的几根木材,竟是十分坚固,在风雨飘摇之中岿然不动。

        诸葛尚冷哼一声,力交右手,挥枪刺去,支撑帐篷右边的木柱应声裂开;手中长枪再用力一转,那粗大的木柱从中折断,重重的倒了下去。泥水四溅之间,一张约摸随军旗帜那般大小的白布,从高高的木柱顶端飘落,缓缓的飞到他的面前。

        信手将那白布抓了下来,就着身后黯淡的松油火把,诸葛尚定睛看去。那白布上面赫然写着五个大字:诸葛氏葬于此!那五个大字骨架极其瘦硬,都是浓墨重彩,笔力苍劲,一看就知道是长年带兵的大将所写。

        诸葛尚脸色大变,一个可怕的猜想从心底深处不由自主的冒了上来。他使劲将那张白布揉成一团,大声命令黄崇:“马上撤兵,后队变成前队,马上撤兵!”黄崇脸色大惊,打马上前问诸葛尚:“少将军,究竟何事如此惊……”

        黄崇的一个“慌”字尚未落音,魏军大营的东北方向和西北方向,几乎同时传来两声炮响。喊杀之声随着炮声响起,一个个都在大叫:“不要放走了诸葛父子!”黑夜中,不知道有多少兵马从这两个方向冲来,喊杀声中夹杂着如雷的马蹄声,惊天动地,竟然盖过了天空的雷电霹雳,一种令人胆寒的杀气扑面而来。

        诸葛尚来不及重组队形进行抵抗,魏军的前锋骑兵大队人马,已经冲进了惊惶失措的蜀军步兵当中。蜀军刚刚正在追杀魏军的逃兵,阵型本已散乱,此刻措手不及,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抗。不过片刻,精锐的魏军骑兵就已经将蜀军冲散,刀枪剑戟挥动之间,蜀军已经溃不成军。大批的蜀军士卒,刚刚还在志得意满的追杀魏军残兵,不过转瞬,就成为魏军的刀下亡魂。

        战场之上,魏军的骑兵已经不管面前的是蜀军,还是刚刚幸存下来的魏兵,抡起手中的兵器就是一顿砍杀。慌乱之中,诸葛尚的指令已经无法生效,蜀军士卒已经陷入各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