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女生 > 我的男友是博士 > 第三百六十七章 陈博论钻(二)

我的男友是博士 第三百六十七章 陈博论钻(二)(1/2)

    “之后,Ayer发现美国产阶级消费观念已经从实用转向炫耀及显示身份和地位。钻石礼物会被贴了个人和家庭成功的象征。”

    “这之后的广告题成了钻石是能够从个人角度反映一个男人的成功,自然出现在广告的钻石肯定会配以高级服饰的步伐奢侈品。你发现国目前是这阶段!”

    “到1950年左右,Ayer和de-Beers合作了20年,整整影响了一代美国人的心理,钻戒订婚成为理所当然的。”

    “祸害完美国人,de-Beers又把目光转向了国际市场!套路和忽悠美国人差不多,只是到了不同国家,稍微有些改变,分了一些肉给各国的地头蛇,在策略也有改变,但战略,通过广告来影响人们的心理不变其宗!”

    “至于钻石保值么,挺扯的!”

    “钻石很难被销毁,每年只有一小步钻石被损毁,但同时生产的确实数百万计!”

    “数以亿计的妇女佩戴钻石饰品,或被收藏和保存起来。”

    “据市场调查得出的保守估计,总数起码达5亿克拉,而钻石最高的年产量也没超过1000万克拉。为了让新产出的钻石仍然能卖掉,要考虑如何不让存量钻石大量流到市面来。”

    “de-Beers从1953年开始考虑相应的策略,需要让钻石流入这么一类人手里,他们认为拥有钻石所带来的价值远高于市价,尤其是一些女人她们从心理抗拒卖掉她们的钻石这类想法。”

    “可以看到de-Beer真是牛逼到不行,很早开始谋划!”

    “仅靠杂志广告不行,因为有人不一定对特定的钻石有感情,如继承获得的,必须给这些人灌输观念钻石可以保值。”

    “如果让这帮不想保存钻石的人看到钻石市场价格波动,并且在价格涨的时候抛掉钻石的话,零售市场将出现混乱。所以de-Beers一直在控制着价格,至少要让它看去稳定。”

    “在70年代的de-Beers的年报,该组织老板解释了钻石的独特地位:对市场一定程度的控制是这个行业能健康发展的前提,不是因为产量过剩或者需求下降,如果象其他大宗商品原材料那样跟着供求关系而价格大幅波动会摧毁钻石作为纯奢侈品的公众形象,而大量的钻石饰品正是因此而被大众所拥有。”

    “当钻石矿产量超过消费需求(主要取决于美国和日本订婚结婚的数量),要么减少伦敦定货会的供货量,要么在批发商层面回购,来维持价格稳定的假象。”

    “背后的设定是要公众看不到钻石价格下降,这样公众自然不会感到紧张而开始抛售钻石。如果巨大的存量出现在市场,即使是de-Beers都无法不让钻石价格暴跌。”

    “转售钻石获利很难,它和古董不一样,即使你持有了很长时间也还是很难。”

    “在70年代有人开始做这类的交易尝试,并写下了想过纪录。”

    “在1970年,伦敦一家杂志做了一个个试验,看钻石是否能够作为10年期的投资品种。”

    “然后该杂志从伦敦最有名的珠宝商那里买了2颗宝石级钻石,每颗0.5克拉,400镑。钻石被封在信封里并存在保险箱里9年。”

    “这9年间,英国经历了年均25%的高通胀。如果钻石保值的话,那价值应起码要翻3倍。”

    “但是当他们在1978年试图出售钻石时,找不到买家愿意出他们预想的价格。没有珠宝行拒绝出现金收购,大都是换取新的钻石。”

    “最后杂志社按照最高的出价500镑卖掉了,8年多赚了100镑,年均复利计算不到3%,扣除通胀因素核算到1970年的价值,只有167镑。”

    “可以看出,是买家而不是卖家在决定二手市场价格。”

    “这家杂志也尝试了更大的钻石是否能在短时期内升值。1970年花了745镑买了一颗1.42克拉的钻石。”

    “1971年该杂志社出去询价最高有人愿意出568镑。为了不亏只好捂着到1974年,又出去找珠宝行鉴定估值,但这会价格又降了!”

    “珠宝业,店家通常不会从客户那里回购钻石,尤其是那些大珠宝店!”

    “如果真的要报价的话,低的令人不爽。到了回购,价格是按照批发价计算。珠宝行通常以寄售的方式从批发商那里拿到钻石,卖出去之前根本不需要付钱,所以他们也不会冒险花自己的前从客户那里买钻石,通常会建议他们的客户去专门回购钻石的地方。”

    “回归钻石最有名的是帝国钻石公司,它位于纽约帝国大厦66楼。”

    “这公司前台像医生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