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科幻 > 笑死,你居然说我窃取科技机密? > 第三十九章 摇杆控制系统!

笑死,你居然说我窃取科技机密? 第三十九章 摇杆控制系统!(1/2)

刘浪在系统空间内花时间研究外骨骼连接结构,但进步缓慢。

他能想到的结构,尝试过后都不适用。

只能继续尝试。

时间也一点点的过去,在这系统研究空间内,时间是真的不值钱。

转眼一年过去,刘浪一直被卡着,没有突破,干脆也不继续研究,倒头躺在床上先睡觉。

这一觉先睡了个天昏地暗,出门散了个步,短暂的放松片刻。

走在路上,刘浪看到了趴在树上的甲壳虫,突然反应过来,快步走过去抓起了甲壳虫。

他的机甲如果考虑用外骨骼作为基础,那昆虫应该是可以参考的。

孙卿都愣住了,刘浪跑过去抓昆虫干嘛?

刘浪看着昆虫的结构,昆虫的盔甲其实算是一种骨骼,不但有保护内脏的作用,同样也撑起了内脏,这也算是一种不错的进化方式。

最起码的,现在世界上昆虫数量是最多的。

但这东西没办法给他提供灵感。

刘浪随手将昆虫丢开,但下一瞬间,他脑海中一道灵光乍现,他又直接扑了过去。

昆虫反应慢,没等跑开就再次被抓住。

孙卿都懵了,刘浪这是干嘛呢,试探着问道:“刘院士,您需要这种昆虫?我帮您去抓?”

“不用。”刘浪说完飞也似的回到实验室,心神再一次沉入系统中,他想到外骨骼的方式了。

外骨骼可以做到保护内部器官的作用,另外也撑起了内部的器官,只要组织结构全都贴合在甲壳内部,就不会受到挤压!

他的外骨骼装甲,为什么不能在内部准备上这样的结构,外部都不需要任何连接,从内部连接就可以。

这样活动的角度就不受限制,是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活动,而内部空间也不会受到影响,还是整体贯通的!

想到就做。

甲壳虫的关节连接处,就是这样,三百六十度都可以摇晃活动,根本就不是机械连接结构,就是嵌套!

他同样可以这么做,不过为了追求力量,机械连接结构就要受力更大一下,但内部三百六十度全都要准备,就等于有很多结构在支撑。

想到就开始尝试。

虽然有了灵感,但这就是个方向,想要直接制造出来,也需要时间。

同时在外骨骼上,还得提前预留接口,额外的装甲接口,杂件,传动,能源等等。

这就需要提前设计。

一套机甲,哪怕能做到立项,也应该是很多研究人员同时进行研究,刘浪一个人,只能花时间一点点的完善。

研究是很枯燥的事情,但刘浪并不感觉枯燥,只要有进步,那就挺有成就感。

看着接近两米长的腿被打造出来,这是第一步,再接着是身躯,巨大的身躯出现后,是手臂,还有脑袋。

外骨骼完成了,骨架系统完成,就意味着机甲的研究第一步完成。

刘浪开始通电,尝试着控制机甲行走,当机甲能行走,刘浪开始将能源东西给放进机甲内。

再接着是驾驶室。

驾驶室制造难度有点高,因为这机甲最重要的就是驾驶室。

首先是安全问题。

机甲的速度快,一跳起码几米高,陡然从空中落下,那冲击力,机甲驾驶舱内的人可能会受伤,甚至死亡。

这还对驾驶机甲的人有一定的身体素质要求,但缓冲机制一定要有。

刘浪想到了在驾驶舱的四面八方都准备上弹簧,用来缓冲冲击力。

但冲击力在弹簧间传导,那坐在驾驶舱内的人,会被弹簧快速的弹到昏迷。

而且是机甲稍微动一下,就会疯狂摇晃,而且因为四面八方都是弹簧,还会继续摇晃。

弹簧必然不行,棉花海面之类的,同样不行。

冲击力太大,这些用来缓冲的手段,可以用个一两次,但多来两次就不行了。

忽的,刘浪想到了机器人身上的仿生涂层,那是为了更好的放置传感器。

但如果弄两层的驾驶舱,在中央放上柔软的仿生材料,还能自我恢复,那就减缓了冲击力,而且还不会多次摇晃。

这样还不够,驾驶舱会跟随着即将动而疯狂摇晃,刘浪想到了陀螺仪!

再多给驾驶舱弄两层陀螺仪,在陀螺仪上安装机械结构,这样就不用担心机甲的晃动。

再接着是坐着的椅子问题,刘浪想了片刻,决定定做椅子!

椅子一定要能非常好的包裹住人,这样受到冲击力,才能将力量转嫁给椅子,不至于机甲内的人受伤!

刘浪先给自己准备了椅子,放进驾驶室内固定住,接着开始制造控制台。

控制台的制造需要先明确控制台控制的是什么,按下按钮是走动,一只按着不动或是加个锁定按钮,就是一直走动,或是……

刘浪脑海中冒出两个神奇的想法,既然是童年玩具,那弄个遥感控制,也是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