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科幻 > 笑死,你居然说我窃取科技机密? > 第三十八章 研究机甲!

笑死,你居然说我窃取科技机密? 第三十八章 研究机甲!

随着刘浪说出要研究机甲,空旷的研究空间,再次出现了各种研究设备。

很多设备都是刘浪没见过的,但不妨碍这些都是顶尖的研究设备。

刘浪没有先使用这些研究设备,而是尝试先学习。

只是系统迟迟不反应,也是变相的告诉了刘浪,这方面没有知识可以供他学习。

刘浪只能自行研究,机甲和机器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动力等等,都可以一样。

但也有很大的差异性,那就是机器人是系统控制,而机甲需要人来控制!

主要需要研究的有能源系统,传动系统,骨架系统,装甲系统,武器系统,感知系统,总控兼操控系统!

武器系统可以只留下空间,后续装备,感知系统可以直接用机器人那一套。

能源系统也直接是电能,骨架系统需要重新设计,毕竟机甲太大,无法直接套用机器人的那一套。

装甲系统也要比机器人更加的结实。

这东西里面保护着的是个人,还有智能控制系统,控制着周围的机器人。

所以装甲不但要厚,还要能抗住各种攻击手段。

最先要设计的是骨架。

机甲要有多高?

机甲多高,取决于驾驶室有多大,而驾驶室有多大?

刘浪想了想,在里面的人肯定是坐着的,但哪怕是坐着,怎么也得一米五的高度,另外还前面还有控制台,一米长是必须的,宽也得有个一米。

这样的控制舱室,只能放在机甲胸腹部。

按照人体比例来算,这机甲的高度就在四米!

而因为前后的宽度还有要求,稍稍一计算,刘浪将机甲的高度定在了五米!

五米的高度,不到两层楼高,但差距也不大了。

骨架的设计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和机器人一样,内骨骼,外面是传动装置,第二种是一套全新的模式,骨骼在外,也就是看起来是外面的盔甲,但其实也是骨架的一部分。

沉吟着,刘浪决定两种都设计出来,对比优劣势。

现在他研究的机甲,这东西在外面世界只有传说,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地方。

他无法判断哪一种好,只能都设计出来。

内骨骼的方式比较简单,因为有机器人的经验,短短两个月,一套五米高的内骨骼机甲就设计出来。

在设计出来后,实验室直接制造出来,站在了刘浪面前。

五米听起来是真不高,但刘浪站在这架子面前,很清晰的感受大到了自身的渺小。

这机甲的一条腿都比他粗。

这样的机甲,在设计出来后,就已经被淘汰了,因为太重了!

内骨骼导致体内全是实心的,还得在外面加上一层装甲,机器人的装甲不厚,而且因为体型小,一共也就一百三十公斤。

但这机甲通过简单的计算,重量在五十吨左右!

这东西跑动起来,那跑一次周围的地面就震动一次!

而太重了,也导致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更多,装载的电池就需要更多,还有,更大且重的体型,也让这机甲的结构很脆弱!

这就像是微生物根本不需要任何骨骼结构,但变大的生物,就需要骨骼肌肉来支撑身体。

骨骼肌肉结构目前能支持这个量级的动物,但如果人类更加的高达,这种骨骼密度就不够了,强度也完全不够。

机甲也是这样。

做得太大了,普通的材料支撑自身重量也已经很吃力了。

那就只能用外骨骼的方式,外骨骼不但是骨骼的一部分,还是防御的一部分。

这就和甲虫相似了。

空空的内部,还能用来装东西和动力系统。

再次忙碌起来,这一次制造机甲外骨骼,难度比之前大了很多,因为之前没有研究过。

最难的就是结构方面。

外骨骼目前能借鉴的结构其实并不多。

如果是用内骨骼的结构连接方式,那动力就无法兼顾,所以研究这个之前,刘浪先得研究出一套外骨骼的连接结构。

用外骨骼拼接在一起,怎么做到走路?

刘浪最先想到的是用一根棍子从连接的地方穿过,两个轴承,但这样活动的角度就只能是前后,无法左右。

而且这样一来,结构连接处的所有受力都在轴承上。

而不是作用在整个外骨骼上。

单点的压力,再加上磨损,轴承用不了几天就得换。

这东西不行,继续想下一个结构。

在这种攻坚的研究中,刘浪如痴如醉,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解决掉这个问题,是有成就感的。

问题越难,成就感越大。

只存在于想象中的机甲,出现在他面前的那一刻,他大概成就感会爆棚!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