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诸葛 > 第四十章 武侯遗书

诸葛 第四十章 武侯遗书(1/2)

        诸葛尚接过那本书,一看封面上写着《孙子》两个字,不禁有些奇怪。他翻开前面两页,没有发现什么不寻常的地方;再往下继续翻,里面内容都是真正的孙武子用兵之法,并没有母亲说的什么武侯遗书,不禁有些奇怪。

        在诸葛尚南下之前,因为比武输给姜维,姜维曾经逼着他背完了通篇的《孙子》,诸葛尚虽然不喜欢读书,但是记性相当的好,所以这些句子看来都是熟悉无比“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

        他抬头看了看锦城公主,锦城公主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往下翻。

        诸葛尚三下两下就翻到了书的最后一页,几个清晰娟秀的隶书小字映入他的眼帘,他熟悉的认得,这是刘霜的手笔。那上面写着:孙子之妙,即武侯之妙也;武侯之奇,即孙子之奇也。他心中一动,干脆从最后一页开始往前面翻,但见得那上面用很小的隶体字,写满了祖父诸葛亮对《孙子》书中谋略的注解,每注解完完一段,还有一个用兵实例放在下面。

        自武侯诸葛亮出道以来,天下诸侯之间互相征战的著名战例,几乎都列在了上面。比如注解火攻一篇之时,诸葛亮就用赤壁大战、火烧曹军八十万作为例子;注解水攻一篇之时,诸葛亮就用了关羽水淹七军一战作为例子。最后还有一处总结这两战得失,正好援用了《孙子》中的一句话“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其他诸如此类的《孙子》谋略加实战的注解,多不胜数,一时半会之间,诸葛尚看都看不过来。

        《武侯遗书》竟然就是《孙子》!直到这个时候,诸葛尚才明白这个惊天的秘密。但是《武侯遗书》比《孙子》更进了一步,它结合了这几十年来数十个有名的战例,对《孙子》进行了详细的、深入浅出的注解,比《孙子》实际上更加生动而又易懂。

        如果一个不懂谋略的人看完《武侯遗书》,相信他会渐渐懂得用兵;如果老谋深算的邓艾手看完《武侯遗书》,他的谋略肯定可以再上层楼。试想,一个更加厉害的邓艾,坐拥西川之地,收编了钟会的兵马之后,已经有十万雄师,更有卫瓘、邓忠、庞会、王颀和师篡文臣武将帮忙,这天下还有谁能制得住他。

        诸葛尚心中不停颤抖,母亲为了保全这本《武侯遗书》,吃了多少的苦头,受了多少的折磨。他双手轻轻搭在锦城公主瘦削的肩上,声音有些颤抖:“母亲,为了保全此书,真是太难为您了,您吃了多少苦头啊……”两行泪水忍不住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锦城公主伸手给诸葛尚轻轻擦去脸上泪水,轻轻的微笑,这笑容依然是那么雍容高贵,诸葛尚心中感动。锦城公主微笑:“尚儿,男子汉流血也不要流泪。如今这《武侯遗书》传到你手中,你千万不可辱没了你祖父诸葛亮的名头!”

        诸葛尚点头,锦城公主看着小几上的诸葛亮和诸葛瞻两个牌位,叹道:“你父亲性格太要强,根本不想熟读这《武侯遗书》,只是走马观花一般阅看,总是想靠着自己建功立业,不给外人看扁,就是这种性格害了他。如果他肯好好学习你祖父的谋略,又何至于战死绵竹,尚儿,你不可再重蹈覆辙了,千万答应我,要熟读此书,将来成为你祖父那样的人物!”

        她看着诸葛尚的眼睛,笑意吟吟,诸葛尚道:“母亲,我答应你。我从小不喜欢读书,就怕读书的悟性太差,恐辜负了你的希望!”

        锦城公主拉着诸葛尚的双手,语气还是那么从容:“尚儿,你出生不久的时候,大名鼎鼎的锦屏山紫虚道人曾经来访。当日他给你看相,说你的天资百年难得一见,将来成就,不会在你祖父之下。你只是不喜欢读书,并非没有天分,你须时刻记得,你身上流着诸葛亮的血液,跟任何人相比都不会差到哪里去,明白么?”

        诸葛尚心中热血沸腾,捧着那本《武侯遗书》,瞬间信心大增,心想:是啊,只要我肯努力肯学习这《武侯遗书》之中的谋略,难道就比其他人差了么?

        ※※※

        身心俱疲的锦城公主早早的休息了,诸葛尚来见刘琮,他担心邓艾派兵搜查成都四面,建议刘琮连夜撤退,不料刘琮哈哈大笑道:“邓艾肯定会派兵追击,但是今天晚上,他是肯定不会派兵出来了!”

        诸葛尚心中奇怪,但是不管他怎么问,刘琮就是不告诉他为什么。

        刘琮从诸葛尚手中接过那本《武侯遗书》,拍了拍诸葛尚的肩膀道:“姑姑为了这本《武侯遗书》,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头,你千万不可辜负她的期望。好了,天色也不早了,你也去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