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三国的悠闲生活 > 第十八章 荀氏的四个条件

三国的悠闲生活 第十八章 荀氏的四个条件(1/3)

        “叮……”一声琴音在群山之中回荡,余音袅袅。

        颍川书院建在鸠山的半山腰上,如今已是夏季,整片山间郁郁葱葱,深洞幽穴古树名花不知几何,清泉碧流小溪石潭随处可见,当真是美不胜收,不知能激起文人墨客多少情怀。

        趁着郭嘉返回陈留邀请曹昂的间隙,林森便约了蔡琰带着几名亲兵,来到颍川著名的鸠山学着懒散的地主们郊游一番。行至鸠山旁小峰的一处凉亭时,景色上佳,又是微风徐徐,蔡琰兴致来了,便停下叫身后的亲兵摆布琴台,抚琴一曲。

        距离卫仲道殒命已经有进三个月的时间,或许是这山间风景怡人,蔡琰的琴声弹奏的已是越来越欢快。林森坐在凉亭的石凳上,享受着清风与琴声,仿佛远离了乱世的喧嚣,好不惬意。

        一曲终了,蔡琰抬手擦了擦因演奏过于专注而在额头上泛出的细汗,侧首展颜道:“夫君可是喜欢?”

        林森欣赏着蔡琰因跪坐而格外突出的诱人曲线,心情大好:“清风微拂中,看美人听乐琴,如何能不喜欢?”说着林森还对着蔡琰娇俏的小臀部咂么了几下嘴。

        见被林森出言调侃,蔡琰面色染上一分嫣红,微嗔道:“夫君好不正经。”

        “你说我们这算不算是伯牙子期?共赏一曲高山流水?”林森突然有些得意,竟能与名人做出同样的事情。

        也许是被高山流水那种艺术家的浪漫所感染,蔡琰眼睛一亮,连点了几下头,道:“一定算!”

        “嘿嘿,想我林森,被曹家人一向当做整日与金条铜板为伍的铜臭之人,也能做出如此阳春白雪的事情。”林森站起身来,背手而立,依凉亭护栏放目远眺,摆出一副俯瞰众生的姿势。嗯……自我感觉还不错。

        “哼……夫君还阳春白雪?最多也就下里巴人,上次听懂我的琴音原来只是侥幸,被你骗了……”蔡琰玩笑一般的声音从背后传来,窘得林森差点一个失足从坡顶滚下去。

        往山下瞟了瞟,好高……林森悄悄地往后退了两步,转过身来正欲反驳两句,却看到上山的小径上,慢悠悠地走上来两人。其中一位老者一身玄色轻杉,大袖飘飘,举手投足之间俱是透出一股上位者的气质。而他身边跟随的中年男子,却也不凡,仪表堂堂,恐也不是什么无名之辈。

        “这位夫人,刚刚那首曲子可是你所弹奏?”那中年男子对蔡琰行了一礼。

        林森眉头微微一皱,闪身插到两人之间,将蔡琰挡在身后,对两人拱手道:“此曲正是内人所奏,不知二位是……”

        “老夫荀绲,这是老夫的三子荀衍,方才失礼了。”那玄衫老者歉意地笑了笑。

        成了!果然是他俩!林森立刻讲二人请至石凳前,到:“原来是二位大家!不想在此巧遇,实在失敬!快请坐。”

        荀绲没有客气,径自坐在了石凳上,而荀衍却是规规矩矩侍立在荀绲的身后。

        “呵呵,巧遇么?只怕是不‘巧’吧”荀绲乐呵呵地抚了下续了足有半尺长的白须,仿佛在昭示他的丰厚阅历。

        林森讪讪地笑了一下,的确,为了能与荀绲在一个完全放松而没有杂人的环境交谈,林森刻意在郭嘉临行前打听了荀绲的习惯,得知荀绲每天清晨都会与三子荀衍在颍川书院背后的山间散步,便毅然做下决定,连续三天带着蔡琰在这从颍川书院上山必经之路的凉亭中抚琴赏景,果然,在今日便巧遇了荀绲与荀衍。

        “不过你成功了,林森。这琴声虽并非炉火纯青,但其内涵的神韵却已经远胜于那些所谓习艺数十年的琴师,着实吸引了我与休若(荀衍字),便上来一观。”荀绲的语气中充满赞许。

        “不知荀老院长是如何认识我林森的呢?”林森暗叹这老头果然精明,仅仅因为见到自己,便知这必然不是一场巧遇,不愧是荀彧的父亲。

        林森的问题是被一旁的荀衍所答:“林大人在曹公的阵营中排位虽不十分靠前,但也数重臣之列,况且无论是四弟文若,还是半年多前游学至此的诸葛氏子瑜,都对林大人推崇备至,荀氏早就请人为林大人绘制了画像,以免将来相见之时,留下擦肩而过之憾。”

        荀氏的着重注意让林森小小得意了一把,古人诚不欺我(当然对于这个时代是未来人……),花花轿子人抬人,曾经名不见经传的自己,如今已经能被荀氏这般名门重点关注。不过谦逊一向是君子美德,林森没敢将得意表露出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