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代清 > 第四十五章 赐婚

代清 第四十五章 赐婚(1/4)

        (中秋前夕,军刀预祝大家中秋快乐!)

        崇祯四年十月,帝下诏:迁陕甘之地无地流民于辽西,均置田地。

        陕西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罗汝才等部20余万人,号称36营,义军势大!三边总督杨鹤为此入狱,洪承畴继督陕西,改用“以剿坚抚,先剿后抚”方针!

        ------------------------------------------------------------------------------------------------

        此时,大同正迎来一波丰收。四个多月的悉心照料,原本便喜欢高温而且抗旱易活的甘薯长势喜人,虽然由于第一次种植各种失误不少,然而平均下来亩产仍旧高达五百多斤--当然,这对于亩产能够达到3、4千斤的甘薯来说实在不值一提,然而对于灾年的百姓来说实在是天赐之福。

        不得不说,天底下百姓的心实在是良善之极,他们的心愿较之其他阶级太容易满足了,他们只要求全家吃饱、穿暖,仅此而已,哪个官员能够帮助他们实现如此简单之心愿,他们便口口传颂其名,更有甚者立其长生牌于家中。如今,梁涛有幸得此殊荣!

        梁涛此时已回到大同府,他虽说已是辽东经略,大同已不是他的治下,但上任也不急于一时,他也确实还有许多公事要做,比如招募兵士,比如收拢流民赴辽西等等。

        此时的大同总兵府里,文武聚聚一堂。右侧,以高亮为首,下手徐骥、聂李演、彭金龙。左侧,以赵年为首,他是解难军中的副将,军职只在梁涛一人之下,又是梁涛旧人,梁涛出征在外,大同诸多事务均由他打理,便是诸将家眷也受他颇多照顾,是以也无人有异议。梁涛也对他暗暗满意,他能将如此多的事物打理得如此妥当,既要屯田又负责练兵,却仅仅有条,可见也是个独挡一面的人才,他日必为我臂膀!

        “诸位,如今朝廷倚我以重任,委我以辽东经略之职,涛虽不才,亦愿为朝廷守辽东,可如今建奴兵锋正盛,不知诸位可愿与我同行?”

        李大彪当即拍着胸脯朗声道:“大人这话怎讲?当年我等全家老少皆食大人之粮食以度灾乞命,今日大人欲征战辽东,我等怎能不追随大人左右?”

        众人随即下拜,齐声朗声道:“愿随大人征战辽东。”

        “好!诸位快快请起。”梁涛虚扶起众人,缓了缓,梁涛又道:“如今我与诸将征战辽东,大同乃我军根本,诸军家眷均在此处,可有何人镇守?”原本赵年是最佳人选,因为这几个月大同的事物都是他处理的,他颇为熟稔,然而梁涛觉得赵年颇有大将之风,可惜由于老把他留在后方看家护院,他缺乏沙场经验,此去辽东正好多多历练,说不定将来便真是一员上将。

        高亮此时在旁眯着眼睛,他却在猜测梁涛的心思。他心想:原本大同由赵年留守,如今主公有如此一问,那便是不愿赵年长留此地,这是恐其夺主公根基也!虽说他是主公亲信,但为上者···

        高亮悄悄使了个眼色给对面的诸武将,诸将面面相觑却无人会意,只有胡海若有所思,当即出列道:“大人,我愿为我解难军守其后方。”

        梁涛大喜,真是瞌睡有人送枕头,他当即道:“好,胡海,从即日起,你便为大同府副将,随大同各位大人留守大同要塞。”

        胡海一愣--这就升官了?随即急忙唱诺。

        其实梁涛倒是可以提拔一两个手下为总兵、副总兵一职的,只是他手下声名未显,战功也不显赫,若是冒然向朝廷保举,由于大同乃京师之屏障,不比其他镇那般宽松,成不成功暂且不说,也难免为人诟病自己提拔心腹。

        诸将纷纷恍然,原来军师是给我等送官来着,可惜我等未曾领悟,倒让胡海这小子捡了便宜,一时间众人看向胡海的脸色多有不善,都在心里盘算着怎么私底下给他几双小鞋穿,至少把他这月的饷银给截下换酒去!

        “诸位,···”梁涛正待说话,门外侍卫大声呼门道:“大人,朝廷有钦差到。”

        众人闻言急忙外出迎接,早有下人摆出了香案。

        “臣左副都御史、辽东经略梁涛,参见我皇,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场中诸人全部随着梁涛拜倒,一时间场中只剩下颁旨太监一人。

        那太监眼见众人已经拜倒,不慌不忙,轻咳了下嗓子,“呼”地拉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