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代清 > 第二十六章 徐府

代清 第二十六章 徐府(1/2)

        (今日第二更!军刀的小说封面终于做好了,这几日各位走过路过的书友大大们可以看见了!)

        高亮抬起头,仔细打量了眼前这座异常简朴亦或是说甚至有些破旧的宅子,这便是堂堂大明朝二品大员的宅邸!

        高亮忍不禁叹了口气,若是满朝文武都似这般--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偌大的一个大明怎么会被一群东北的蛮族搅得如此狼狈;又怎么会如此巨大的一个王朝国库里穷得只剩下老鼠,以至于没钱赈灾,各地农民揭竿而起者数不甚数!当真是可悲啊可叹!

        高亮差了个手下前去敲门,门‘吱呀’一声开了,门里露出一个老仆人皱纹遍布的脸庞,“谁啊?”

        高亮赶忙亲自递上名刺,“大同总兵帐下行军参谋高亮代我家总兵大人前来拜访礼部侍郎徐光启大人。”

        “哦,既如此,请大人稍等便可,小人立刻前去禀报我家老爷。”

        那老仆人顺手接过名刺,再将门微微带上,急忙拼尽他的全力小跑进了内宅。

        片刻,门再次被他打开,他朝高亮一拱手,道:“这位大人久等了,老爷正在打听等候,请大人随我来。”高亮点点头,转身朝身后几个护卫示意在门外稍等,然后徐徐跟那仆人进了内宅客厅。

        “晚生高亮代我家总兵大人拜见徐大人。”高亮一个鞠躬到底,180度的高难度动作,丝毫没有保留他的自身潜能,倒让主座上的一个七旬老朽--徐光启深感意外。

        徐光启的品衔自然是梁涛高,然而明朝洪武大帝朱元璋为了防止臣子谋反,文是文武是武,文有丞相武有兵部,这文武一般并不互相统辖。这大同总兵派人前来拜访自己已经够让人意外,谁知竟如此谦逊,着实让人意外。

        徐光启摆了摆手,示意不必多礼,“梁总兵客气了,徐某与总兵大人素不相识,焉能受如此大礼?来人,看座。”

        高亮如今代表的是梁涛,所以徐光启由此一说。高亮拱手谢过,在客座上微微屁股沾了个边,上身做得笔直。

        徐光启眯着眼睛,心里暗暗点了点头,这梁涛我倒是听说过,前些日子能够独自领兵驻扎大安口,便是这份胆气--也是常人所不及啊!他却是个人物,这手下也算是知晓礼节,比起那些目中无人的东西要知书达理的多。

        这古代的规矩--等级观念要比现在重得多,若是长辈或是上级对你说请坐,你还真不能一屁股就扎扎实实地做下去,你只能屁股挨个边,凑合着歇歇脚。

        高亮继续朝主座上的徐老拱了拱手,道:“亮此次唐突前来打搅徐大人,乃是奉梁大人之命前来,前来相求徐大人之助也,万望徐大人能以天下百姓为重,相助我家大人。”

        说完,高亮从椅子上站起来再次朝徐光启一个180度的大鞠躬。徐光启有些讶然,他是个为国为名奔波劳累了大半生的老人了,听高亮如此说,他哪还不明白人家是为了国家社稷而来、而并非是个人利益也。

        他当即也从座位上站起来朝高亮供了拱了拱手道:“梁总兵高义,既是为我大明之百姓社稷,老朽定当鼎力相助。”

        两人再次分宾主落座,高亮缓缓道:“如今陕西、山西等地连年天灾不断,当今朝廷虽勉力赈灾,却有心无力,”

        高亮瞥了一眼上座的徐老,见他缓缓摸着自己胡子,点了点头,于是不动声色地继续道:“各地又有地主豪强亦或是贪官污吏贪墨赈灾粮饷,亦或是仍旧苛捐杂碎多如牛毛,是以各地百姓揭竿而起者不计其数,是以我家大人以为,若是百姓仍有口饭吃,岂会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他瞧见主座上的徐光启暗自叹了口气,接着道:“我家大人闻之徐阁老曾推广甘薯、芜菁等高产抗灾作物,所以我家总兵大人欲在我大同境内推广,以抗灾、屯田、养兵···”

        高亮话还没有说完,就见徐光启颤颤巍巍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手指颤抖着指向高亮道:“你说梁大人欲推广甘薯、芜菁?”

        高亮一愣,随即一拱手道:“正是。”

        只听见徐光启大声道:“好,好,好!梁大人此举乃大同百姓之福,乃我大明之福也!”高亮瞧见徐老如此失态,也不打搅,或许是徐老前半生花费太多心思潜心研究农作物,并欲推广甘薯、芜菁等抗灾作物,但大明的官僚地主阶级为了自身各种各样的利益纠纷,不但讥笑、攻击徐光启,并且组织鼓动民间阻止耗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