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代清 > 第二十一章 解难营和大同兵

代清 第二十一章 解难营和大同兵(1/2)

        原野上行来一支齐整的队伍,秋风虽然凛冽,却吹不散他们身上的肃杀之气,反而给他们平白增添了几分彪悍。

        崇祯三年的十月,可谓是个多事之秋,陕甘乱了、山西也乱了,战乱不休,然而这一切还远远扯不到大同来,或许能给这里的百姓在带来一点说头的便是来了位新任的总兵。

        两千解难营兵士齐齐站立于大同城内校场,鸦雀无声。

        在他们中间护着几十只大箱子,铁箍封条,也不只装的是什么宝贝。

        无数的大同府军散乱在四周惊讶地看着这路人马,却是一股精锐的模样。他们不禁开始想到自己,若是自己站在阵中,怕是忍不住会扣扣耳朵,挠挠头皮的吧。他们不仅脸皮儿有些烫,同样是军人出身,可光看个气势,人家却是要远远强于自己。他们--曾经可是威震天下的宣大雄军!

        一骑忽奔而来,两边大同军士纷纷挤嚷着让路,马上之人却丝毫不停,径直纵马奔来。马急急奔来,快要靠近一员前部站立着的解难军士卒之时,马上之人猛然勒马,那马“嘶咧咧”一声,上身直直立起,瞬间又“搭”的一声骤然落下,旁边的大同兵暗吸一口冷气,这人--好不晓事,不知道马会撞人的么?

        可那解难营士卒却是不躲不闪,除了眼皮“吧嗒吧嗒”挣扎了几下之外,浑身上下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好一个士兵,有胆气!

        大同兵不由对这股人数远少于自己的士卒肃然起敬--好一批勇士,果真是我燕赵好男子!

        “传大同总兵令--大同兵卒,每人可领十两白银,为今年军饷!”马上那人,赫然是如今的侍卫营统领--张小虎,他神色肃然,朝那些围在周围的大同兵大声诉道。

        一舀油,被倒进了锅里沸腾的水里。大同兵闻此言骤然大滑,要知道,明朝强盛之时军队的军饷才会是十两,可如今却是天下动荡之秋,由于各种原因年饷只会低不会高,甚至一些地方才只有四两。大同兵一时纷纷激动万分,一时宛如那锅里的油水一般作嚷起来,声音噪杂不堪。

        “肃静!”张小虎骑在马上冷然喝道。

        他虽只有一人,声响盖不过千军万马,可两边的大同军一一拉扯自己未能听见上差喊声的同伴,不敢有丝毫的违拗。笑话,有哪个敢得罪给自己发银饷的boss?

        全场肃然,无人敢喧哗!

        中间的解难军动了,他们将围在中间的箱子一只只抬了出来。两边的大同军恍然大悟,原来军饷在此啊!

        几十辆装满真金白银的箱车被解难营的兵士推到了大同城内的校场上,大批的大同军士虽有心上前摸上两下,然而一抬头,望着一个个面相恶狠狠、虎背熊腰的解难军,竟然为之气势所震慑,泯然忘了自己也是大明官军!

        大同的士卒排着队,一批批在解难营将士的注目下领取了属于自己的饷银,他们中,有为自己今年拿到如此多的银子而高兴的,更多的是羞愧夹杂着其他各种各样的复杂心情,不足而一!

        然而或许经过如今种种的酸甜苦辣,这支曾经的天下雄军会像天空的雄鹰一般,找回属于他的荣耀!

        ···

        远远望着大同城外宽广的土地,梁涛心中暗自叹了口气,他突然全身浮起一种无力感。他站在大同雄城之上,望着眼前开阔的天地,人--无论是英雄抑或是乱臣贼子,无论他生前有多少辉煌,可身处于如此宽广的天地之间,却是苗苗一粟而已。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他虽不愿满人入关,然而他又能做些什么?他回忆起关内四城的惨景,白骨累累,死殍满地,他能如何?这个乱世,他能如何?他只是芸芸苍生之中的一员而已,它能够挡住历史的车轮吗?

        梁涛突然想起了自己再也无缘相见的父母,他们的一蹙一笑,以往从不曾忆起过,如今却如此清晰的闪现在脑海之中,他们,他们一向是如此平和,他们从不愿与人斗、不愿与人争,梁涛忆起他们安详的坐在自家的小庭院里,他们抚摸着小梁涛的额头,他们···

        不···

        满人不得入关,满人若是统治了中原,会有多少中原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且不说满清入关大开杀戒,杀得两亿的汉人尸横遍野;后统一全国之后,大兴**,造成中华民族在精神文化上的大退步;又自以为是地闭关锁国,最终导致了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上的全面落后,最终成了任西方人宰割的羔羊!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