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代清 > 第一百八十五章

代清 第一百八十五章(1/2)

        一封封的四处明军大军出击靠近的塘报不断地将危机的形势送到紫禁城里皇太极的手中,换来的却是他的嘲讽。

        唯有辽东军,才能换来他的重视。

        自北京城到漠南蒙古的道路此时已全部被清军打通,但这并没有给盛京与北京这如今的大清国新旧大都之间带来太多的联系,因为相隔太远了!

        有时候皇太极甚至在想,是否要将盛京城里的全部家当迁来北京城?

        实际上历史上多尔衮率师占领了北京城之后,二个月内便正式昭告天下建都于此,盖因都于北京便意味着大清占领天下的雄心和气魄!

        但那个时候毕竟辽东自山海关以东皆服,盛京毕竟处于后方无比安稳,但如今辽东强敌犹在,不容马虎啊!

        八万大清精锐主力,七八万京师各地降军,多尔衮、豪格统大军分别驻扎于武清和宝坻两处,扼死了明军主力进发的道路。并成两支巨大的钳子一般,一左一右试图掐死明军。

        朱大典山东军带出来两万,都是较为精锐的军队,因为粮草的缘故,全国各地的兵马尽可能讲求又用而非冗大。

        辽东军带出来两万骑兵,四万步卒,此时在辽东受梁涛节制的兵马大致出动了七万,其他兵力被留在了新复的辽河一带,日夜加固城池堡垒,打造辽河防线。

        ···

        催马扬鞭,“过河!”

        梁涛马鞭遥指前方拦路大河,无数军士慨然应诺。

        宁河,在它的上下游,注定要有两支大军在此流淌鲜血。

        与此同时,在辽东辽河处,一场针对临海城池营口的大决战,也将展开。

        新任辽东巡抚彭朝阳督领锦州、大凌河、辽河、旅大四镇官兵水陆并进意图一举虎吞沈阳的沿海门户营口。只要营口一下,明军便失去了海上威胁,因为清军失去了海港。而明军便可倚仗此点,进可骚扰沈阳前线海州,退可保卫辽河防线。

        而盛京城里坐镇的济尔哈朗心里惶惶,原本大金拿下北京,蛮子的国都,汗王皇太极建立大清国,这喜讯传来之时,盛京城里家家欢呼,然而明辽东军出山海关便出呗,还派了一支偏师试图拿下辽东营口,而此时大清的猛将将领巴图海又领四千铁甲军出征草原部落喀拉喀,这使得原本便所剩不多兵力的辽东盛京城更加虚弱。

        满清的贵族如今分为两派,一派强烈要求奏请崇德皇帝,请求搬家去北京,明辽东军威胁太甚,而主力皆在北京,而且辽东苦寒之地,圣经虽未国都,实际上犹是苦不堪言,而富饶的中原,尤其是全天下最富饶的城市北京,这对已经喜欢上了享乐的满清贵族来讲,诱惑无疑是巨大的。

        另一派自然是叫嚣大清战无不胜的无敌派,他们整日叫嚣集中大清最骁勇的勇士,南下破了围攻营口的明军主力。

        不过此类人乃是少数,毕竟经过双方屡次大战,满清国的贵族们也明白,辽东军的实力也不是盖的,也是有些手段的。

        但最终皇太极并没有下定此时迁都的决定,毕竟北京未稳固。

        ···

        此时的清明两国事态已经严重到了可以动摇两国根基的地步了,一国的首都被打了下来,好在太子等了基,算暂时延续了大明两百年国祚;而另一国为几乎丢了国门前的大半国土,即将被人兵临城下,但好在打下了堂堂中央之国的国都,一时也算数风头正劲。

        而自建奴入住京城以来,京畿之地四处开火。

        清军四处扫荡京畿各城,兵力空虚的各处降者大半,而明昭武政权则遣兵将一面封住太行山脉,以遏制建奴势力进入中原腹地,而又一面遣辽东解难军等精锐大军试图夺回京畿要地。

        ···

        九月,陕西义军死灰复燃,其以为大明必将灭,高迎祥据地称王封官,势甚大;有甘肃人老回回手下兵精锐,亦于山西北部聚众霸地,但未称王;其余义军数百股,以高、回回东西为首。

        十月底,满清崇德帝诏令访明设六部,以统国家,征中原汉官以为己用。

        十一月初,辽东梁骑兵两万会战满清皇长子豪格骑兵于西务。

        同月四日,明昭武帝诏令左都督秦良玉帅两万白杆军步卒,六千曹文昭部骑军攻击蓟镇太平寨,试图掐死满清出关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