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代清 > 第一百八十章 良机

代清 第一百八十章 良机(1/2)

        一石惊起万般波澜!

        高亮,彭朝阳将堂内诸人的脸色暗瞧在心里,高坐上的梁涛依旧半咪着眼睛,似乎没有听清楚高亮的大逆不道。

        虽是心腹,但若是扯起山头来自家做大王,也不知会有几人反对几人效死。

        实际上,以梁涛如今掌握的铁杆部队的实力,他并不足以称霸一方,毕竟它的根基太浅,无论是辽东还是大同,其治下的人口实在不足以成大业,而且手下心腹文臣,也就是治理地方的豪杰人物少得可怜,这些都是贸然起事之时的致命弱点。

        然而如今,却有一个天赐良机摆在了面前。

        皇太极闻知西辽全失、代善全军覆没之后,当即吐血,虽然代善作为皇太极加强汗权的最大绊脚石如今与他手中强有力的军队一起灰飞烟灭,但是代善的军队亦是后金的四分之一国力,如此,皇太极焉能不心疼?

        后金举国闻大贝勒代善殉国之噩耗,无不悲愤惧交加,然而此时后金国四面受敌,东北喀拉喀,西北林丹汗,西面虎视眈眈的是范文景想捡便宜的明军,南面的辽东军一直在攻城掠夺风头正盛,于是盛怒之下的皇太极孤注一掷,在逸军山大胜明师之后,除了将各部落的蒙古兵遣返之自家部族自保之外,集中原本想分四路出击的十万主力悲愤之师一举击溃林丹汗之蒙古人,其后又再次袭击了正在修生养息的长城口的范文景大军,文人统兵的范文景哪里会想到此时的后金还能再入长城,当即大败,大师偟如丧家之犬,而此时,明军的主力却全部会聚在了辽东,一时后金兵锋更炽,无往而不利。其糜烂局势较之当初巳己虏变之时尤甚。

        此时,若是后金兵攻破了北京城,那会如何?

        这是一个令人勃然心跳的假设,这对于梁涛这类从心底并不喜欢作他人臣下的人来讲,亦或是以对明王朝失望透顶的人来讲,这是一个令人怦然心动的假设。

        有多少人满腹经纶却报国无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凭什么豪门大户便天天锦衣华服大鱼大肉,然平困人家却子孙世代为人下人?

        每当乱世时,才是大丈夫博取功名之时。改朝换代之时,才是我辈家族换取千秋伟业之际啊!

        北京城是坚城,除去山海关、居庸关这类天下雄关险隘不算,其乃是天下第一雄城。但是天下无不破之城池,若是其破了,国朝必定南迁,大明在北方之根基必将大坏,此时--解难军乃北方之熊军,建奴切断南北之联系,解难军退可据辽东,进--进,可搏击天下也!

        如今梁涛官至蓟辽督师,辖山东登莱、辽东、蓟门、宣府、大同五镇,又有之前大破建奴主力之大功劳,威名震荡关内关外。若是朝廷被建奴破了京城,其在陕山动荡之际,北方根基已失之下,必将会南下偏安,那时,其政令必不能过黄河,然而朝廷要收复祖宗之地,届时,梁涛这位北方唯一一位能与建奴抗衡的统兵大员,携朝廷之大义,又俱雄兵猛将,威名之下便可一举而囊括北方,然后···

        此大之机遇也!

        此时的京北,十万奴师以死了父亲而发狂的岳托为前锋,直击北京,气势汹汹之极,其进攻之态势凶猛,一日而下蓟镇犄角三老营,三日而至意图迫使辽东解难军三日前军乃至通州,范文景无力应敌,一败涂地,其军精锐大丧,举朝震恐,朝廷急下诏令调各地军勤王。

        国朝三丧颜面,崇祯无奈,下罪己诏。

        然而不知为何,朝廷至辽东的传诏使却屡被劫杀,想来是建奴惧怕辽东梁的部属战力太强,以至于出此下三滥的把戏吧。

        虽然如此,仍有不少流言传过关来,一时间身在辽东的各路军尽皆止步不前,各路将校纷纷窃语窃议,只是各路总兵督军的确未曾收到朝廷的调令,若是贸然反军回师,还是率师直上京城,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没人敢如此作为,此时,包括解难军在内的梁、秦、曹、祖、尤、杨诸锐部,及各路兵微将弱的部队,尽皆受此不知真假之流言所蛊惑,主力一时不敢再向东,深怕到时候勤王不及。

        此时,众人闻高亮所言,已然从极为震惊之中恢复过来,高亮见此,不禁笑道:“诸位,高某之前,不过戏言耳!”

        顿了顿,高亮继续道:“不过,想来,我家督师大人也离此日不远啦!”

        一旁的彭朝阳桀桀笑了两声,他道:“如今在座均是督师之心腹,不妨直言,若是京师当真如传言一般岌岌可危,圣上必将钦点督师为公为侯,甚至封个辽东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