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回到大明当才子全文阅读 > 第一百五十五章狗少城管队是怎么炼成的

回到大明当才子全文阅读 第一百五十五章狗少城管队是怎么炼成的(1/4)

二旺:今日二更。第一更送到求月票。)“绝删一

位于胶州湾畔的胶州,下辖即墨、高密二县,在明代的时候,这里还是一个相对比较荒凉贫困的地方。山多风大,百姓主要以耕种和打汪为生,仅有的特产就是胶菜和鱼虾。而且土地贫瘾,粮食生产稀少。在灾荒年景常常无以为继,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过饥荒,甚至还数次发生过易子相食的人间惨剧。但也正是这恶劣的环境,造就了胶州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彪悍勇猛的作风,还有争强好胜的性格,也正是因为这些,胶刚才招来了张大少爷闪烁着绿光的贪婪目光”,

六月初十,张大少爷一行风尘仆仆的赶到胶州城,胶州知州方时化早已领着地方官员和乡仲迎侯在城门之外,双方见面,张大少爷连气都来不及喘上一口,跳下马就把让张石头和亲兵拿出厚厚一叠告示,向方时化说道:“弈大人,时间紧急,闲话一会再说,麻烦你马上让衙役把这些告示贴出去,胶州的各乡各镇都要贴到。

另外再请胶州各个地方的地保多多宣传一只要志愿来参加军队的青年壮丁,只要考核合格的士兵。先给五两安家银子,管吃管住管衣服。每日三餐都有油水,每年十二两白银的俸禄加奖励,按月发放!还有。我已经向朝廷请得圣旨,凡是有子弟当兵的农户,一律免税”。“好优厚的条件”。方时化悄悄吐了一下舌头,心说我这里的百姓这下可要疯狂了,不过也好,把那些地痞无赖全带到军队里去,我这里可要安宁许多了。想到这里,方时化忙把告示亲自接过去,又交给衙役班头,吩咐衙役按令行事,这才向张大少爷笑道:“探花郎,我们山东官场都说你是山东走出去的骄傲,办事果然是雷厉风行,这些告示都走路上写好的吧?真会节约时间啊

“让方大人见笑了,兵部只给我一个同时间,现在已经过去十天了。所以急了些,还请方大人千万不要介意。”张大少爷尴尬笑着向方时化谢罪。在朝廷里没什么靠山的方时化当然不敢介意。只是亲热的拉着张大少爷,为张大少爷一一介绍在场诸人,介绍完官员,方时化又指着在第一个的中年乡伸说道:“探花郎,这个大人也许你认识,你是山东的骄傲,这位高鸿图高大人则是我们胶州的骄傲。他是万历三十八年的进士,担任过陕西巡按和陕西道御史,今年年初才致仕还乡,你们在京城里,也许还见过面。”

高鸿图大约四十多岁,瘦瘦高高,国字脸看似威严,态度却非常亲切。微笑着解释道:“方大人误会了,我去年从陕西回到京城的时候,探花郎已经去了辽东,我致仕还乡的时候,探花郎好象还在建奴的伪都盛京城里大振国威,所以无缘识得探花郎尊容。”张大少爷在京城时曾经听山东籍官员提起过高鸿图。知道他是一个不属于阉党也不属于东林党乡”所以不敢怠慢,赶紧向以晚辈身份向高鸿图行礼问候,高鸿图还礼。对张大少爷不摆架子的作风甚是欣赏。

“张大人,罪员听说你这次来胶州。是打算招募士兵镇守蓟门,支援辽东,而且点名非胶州兵不要。”高鸿图用了一个罪员的自称,平静说道:“罪员为了支持探花郎的义举,已经发动族中子弟,动员他们主动报名参加军队,为探花郎招募了九百多名家族子弟,全都是丰七岁到三十岁的壮丁,听凭探花郎调用。罪员还愿意捐助一批钱粮,以助探花郎军威!”

“九百多人?这么多?不可能都姓高吧?”张大少爷大吃一惊,差点以为高鸿图家和自己家一样,佃户多得数都数不清。旁边方时化抢着解释道:“张大人。高大人的家族是胶州第一大族,胶州高姓最全,人口众多,可以这么说吧,只要是高姓的字辈支脉,在胶州都能找到!高大人招募这九百多人,只用了一天时间。如果探花郎愿意,高大人肯定还能再给探花郎招募一批青壮。”

“高大人不畏军旅凶险,主动发动亲族参军,还散财助军,忠义热肠,报国之志,感天动地,下官钦佩之至,也感激之至。”张大少爷嘴上的漂亮话说得一句比一句好听。肚子里却非常清楚高鸿图既然是自称罪员,证明他肯定是犯了什么事被迫致仕还乡,这么主动热情的配合自己的募兵行动,除了爱国热忱之外。只怕还指望着从自己身上找到脱罪复出之门。不过这没关系,张大少爷还是很乐意利用老乡关系,在朝廷上给自己笼络一帮党羽的。

“探花郎不必客气,这些都是下官应该做的高鸿图非常之谦虚。和张大少爷言谈甚欢。旁边方时化则赶紧给张大少爷介绍完剩下的胶州乡伸,又说道:“探花郎,快城里面请,下官在衙门里略备薄酒。粗茶淡饭,请探花郎和探花郎带来的诸位大人务必赏光。”

“方大人,酒宴一会再说。”张大少爷再一次拒绝方时化好意,拉着方时化的袖子焦急说道:“方大人,胶州的校场在这么地方?请先领着我去看一看是否合适,我考核筛选新兵,还需要借你的校场一用。”

“考核筛选新兵?”胶州官员士伸全都以为自己听错了,这年头招募兵员,一般来说只要不瘸不残年龄四十以下十五以上就成,还真没听说过什么需要考核的。但看完张大少爷拿出来的招兵要求后,胶州官员士仲难免更加傻眼要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