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宋之枭雄卢俊义全文阅读 > 第一百零八章 发明镜子

宋之枭雄卢俊义全文阅读 第一百零八章 发明镜子(1/2)

    卢俊义敷衍别人说自己本身就有这样的神力,武松等人将信将疑。除了力气外,他们明显感到的是卢俊义的气质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整个人多了些祥和之气,让人一见不禁生出许多亲近之意,原来有些冷厉严酷的表情也放松下来,整个人变得阳光许多,好像也年轻了几岁。武松就笑问道:“师兄不知道你吃了什么神药,竟变化如此之多,整个人精神很多了。”

    他自是形容不出那种亲和力,但是卢俊义自己明白,原来有些跟他较为疏远的士兵下属见到他也不再那么生疏,不由自主地上前跟卢俊义亲近起来。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亲和力一直是卢俊义的软肋,也一直是卢俊义目前最大对手宋江的长项,如果卢俊义不在这一块突飞猛进,依照宋江遇到一个好汉就能收服一个的速度,岂不是卢俊义日后的争霸之路变得坎坷曲折多了。这是卢俊义的一个心病。没有想到做了麒麟转世的梦后,突然就解决了不少,虽然还没到让人一见面就哭着喊着拜大哥的地步,至少如沐春风的感觉是有,也将卢俊义原有的掩饰不住的高傲冷厉的性格淡化了不少,让他慢慢地从一个豪侠兼大地主大商人的促狭气质改造成一个未来帝王的宽宏包容内圣外王的气质。

    除了气质和外貌精神的改变,卢俊义也感到浑身的骨骼肌肉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或许正是他突具神力的原因。卢俊义早就命令钱燕儿等妻妾们不要去服侍自己起床穿衣,只是让她们去整理床铺,穿衣服戴帽子这样的事情还是让自己完成吧,他在后世是劳碌命,这一辈子也享受不了这大地主的奢靡。站在一个一人多高的铜镜前开始穿衣戴帽,突然卢俊义从这模糊的铜镜中看到自己浑身上下的肌肉似乎结实紧凑了几分。他便低下头去看,却发现那浑身上下因为久做大地主养尊处优长出地肥肉也少了些。原有的少许肚腩也消退了,细腰扎背,这员外身材显得修长挺拔,有种力量隐藏着要爆炸的感觉,而且浑身隐约有种光华在流动,显得肌肤越发莹白如玉。卢俊义自嘲道怪不得自己这只麒麟会被称为玉麒麟,这身肌肤从头到脚太白了,太玉了。整天在练武场光着膀子顶着大太阳练功也没有晒出健康黝黑的皮肤,反倒是越发白皙了。真是咄咄怪事。

    卢俊义站在铜镜前颇有些顾影自怜,心想这样俊美的男子在原水浒中整天窝在家里练武太过浪费了,要多在外面走动,整点艳遇出来。才不辜负上天赐予的帅气。只是这铜镜模糊,将他的帅气反应不出十分之一,折实遗憾,看样子要发明出那水银镜子出来一则赚钱二则臭美。卢俊义原先还真没有想过制造镜子,就是这一臭美,就觉得铜镜不堪使用。非要发明出那水银镜子。

    这水银镜子可不是简单就能发明出来的,首先要有合格地透光性好的平面玻璃。

    但在这北宋末年。中国还没有出现那种透光性很好地玻璃,主要都是一些琉璃珠。纵观中国古代玻璃发展史,就知道为什么会造不出来透明的平面玻璃。

    西周时期。中国就掌握了玻璃制造技术。中国玻璃的发明与青铜冶炼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青铜地主要原料是孔雀石、锡矿石和木炭,冶炼温度在1080左右。而玻璃通常是指熔融、冷却、固化的硅酸盐化合物。石英砂是熔制玻璃的主要原料,其它原料还有纯碱和石灰石等,冶炼温度在1200。在冶炼青铜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矿物质的熔化,其中玻璃物质在排出的铜矿渣中就会出现硅化合物拉成地丝或结成的块状物。由于一部分铜粒子侵入到玻璃质中,因此其呈现出浅蓝或浅绿色。这些半透明、鲜艳地物质引起了工匠们的注意,经过他们地稍稍加工,便可制成精美的玻璃装饰品了。中国古代称玻璃为“琉琳”、“流离”、“琉璃”,从南北朝开始,还有“颇黎”之称。根据《广雅》和《韵集》地记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琉璃”是用火烧地玻璃质珠子以及其它一些透明物质的统称。汉乐府民歌《陌上桑》说罗敷“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明月珠,在当时是名贵的琉璃饰物。

    中国古代玻璃虽为中国古人的独立发明,但其发展缓慢,并一直保持着固有的特点,既具有绚丽多彩、晶莹璀璨的优点,又有轻脆易碎、不耐高温、不适应骤冷骤热的缺点。这是因为它的主要成分是铅钡,烧成温度较低所致。铅钡玻璃不适合制作饮食器皿,只适合加工成各种装饰品、礼器和随葬品等,因此,比起陶瓷、青铜、玉石器来,玻璃器具用途狭小、发展不充分。而且,中国产的玻璃因难于澄清的特性,使它自然而然成为一种理想的、模仿玉和宝石的替代材料。如果把玻璃看作其它东西的二流替代物,那么,玻璃不纯净便不妨事(甚至不纯净反而成为它的优势),用途则会有限,吸引力也越来越小。

    物以稀为贵,如果这个时候出现了透明的玻璃制品,该有多稀罕。在其他商家没掌握这门技术之前,透明玻璃制品卖到天价都有可能。

    卢俊义前世是外贸业务员,他所在的贸易公司涉及到的出口产品分门别类什么都有,家居建材、玻璃、陶瓷、玩具等等,多达上千种,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