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全文阅读 > (三百八十九)国徽和国玺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全文阅读 (三百八十九)国徽和国玺(1/2)

    马说的这个关于“国家公章”的事提醒了孙纲,眼下的新中国毕竟还是在原先的清王朝的底子上建立起来的,在一些涉及到传统文化的方面的事情,在无伤大局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适当的“适应”一下。

    在中国传统政治当中,国玺向来为中国历代君王所重,孙纲记得,从秦始皇用和氏璧做的那方“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国玺开始,这枚“国家公章”就成了群雄共逐之鹿,被看成是“天命所归”、“祥瑞之兆”。随着中国朝代的更替,“传国玺”也不停地变换着主人,并伴随着一个个血雨腥风的故事。在孙纲看来,这枚“传国玺”不但不能称为“祥瑞”,恐怕称为“祸根”要更恰当一些。

    因为无论是谁上台,都要想方设法把这个“传国玺”弄到手,这枚从秦代开始流传下来的“国家公章”历经无数次你争我夺,在唐末五代时终于“下落不明”,这枚宝玺在某种程度上见证了中国一千六百二十多年的历史,可以说创造了世界历史的吉尼斯纪录。

    按理说“传国玺”没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宋太祖赵匡胤上台就不“合法”,可宋朝的众位皇帝并没有说因为“国家公章”没了就不玩活了,“白版皇帝”照样当得很“滋润”。可见一枚“国家公章”,仅仅是国家政权的象征之一,而并不代表国家政权本身。

    宋代以后至明清两朝,“国家公章”就全改成自己弄了,可能是为了弥补“缺憾”,明朝的嘉靖皇帝和清朝的乾隆皇帝给自己弄的这些个御玺竟然达到了二十四方之多。不能不让人怀疑他们弄这么多印章干什么用,有那么多盖的地方吗?

    由于这个“传国玺”情节在中国人地心里“根深蒂固”,据后世史书记载,袁世凯称帝时还曾经向清室索要这个“传国玺”。等拿来一看,是“皇帝之宝”,上面还有满文,没法用,他只好花了十二万现大洋给自己又弄了六方“御玺”出来,可惜皇帝梦才做了几天就蹬腿西去,这些“御玺”的最大“贡献”是又给中国历史博物馆增添了几件“文物”。

    由此可见。国家的兴亡根本不取决于谁家有没有“公章”和谁家的“公章”多,可以“传国”地,并不是“玺”。而是那为国为民的坦荡胸襟。

    不知李鸿章他们关于这个“国家公章”的事是怎么商量的,照顾传统不要紧,反正别弄个“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出来就行。

    孙纲和爱妻在那里说着闲话,话题也总是和即将要建立的新的中国有关,关于重新立国后立刻就应该着手的事情,他们已经有了一定地规划,而具体实施,还需要和李鸿章他们商议后才能进行。

    远处隐隐约约的传来了鞭炮声,孙纲和马相视一笑。没有再说什么。

    他们俩都知道,那是北京城的老百姓在庆贺对俄和约签订,以及胜利同和平地到来。

    这场抗俄战争的胜利,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现在,造成民族裂痕的满清封建王朝已经寿终正寝了,中华大地上的各族人民。又可以凝聚在一起了。

    “恐怕我们今年得在京城过年了。”马说道,“立国之初,千头万绪,不是几天就可以搞定的。”

    “没错,派人把老爷子接过来吧。”孙纲说道,以前他们夫妻都和马的“父亲”马老爷子在旅顺过年,今年是肯定得在京城过了。

    从到了北京,李鸿章把孙纲他们一家全都安排在居仁堂,孙纲就已经猜到了。自己一时半会儿的是回不去旅顺了。

    从李鸿章要他帮着拟一个扩建海陆军的计划来看。李鸿章也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也十分清楚地知道。俄国人的威胁仍然存在,中国获得的和平发展时间,恐怕达不到他想要的“二十年和平”,如果不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做好准备,下一次危机到来之时,中国的处境仍然堪忧。

    老头子让自己留下来帮他的意思,可以说已经非常明显了。

    不一会儿,李鸿章派人来找孙纲去“开会”。

    这回,议题居然是关于国家象征地。

    李鸿章这些日子除了忙着和俄国人谈判,就是和张之洞刘坤一等人商量立国之事,孙纲也常常被请去列席会议,夹在一帮老头子中间商讨国事的感觉其实也不错,因为这些老头子们对他的意见,无一例外的都表示出来了极大的关注。

    因为,在他们眼里,毕竟是这个年轻人在战场上取得的胜利,才使得国家转危为安。

    让孙纲意想不到的是,自己的那个新的国旗地方案,居然被老头子们和各省派来地代表们一致认可了!

    他后来想想,也不觉得奇怪。

    因为,国旗图案所表达的“炎黄子孙”地含义,是很容易引起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共鸣的。

    而老头子们和各省代表公议后制定出来的国徽和国玺的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