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玄幻 > 三国之名门公子全文阅读 > 第三百七十八章 针锋相对

三国之名门公子全文阅读 第三百七十八章 针锋相对(2/3)

在书本之中,而是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同时,文理双修,渐渐的让整个汉族重视科学与体育……

    事实上,自从楚汉相持时期,之前的那位“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穿越者,早就搞出了阿拉伯数字以及各种公式之类,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南楚的科技发展也比北汉要强,它在海上的势力几乎无可匹敌,吴王孙权自获得荆州之后,就没有北上一统中原的**,而是积极发展航海业,大力表彰那些探险家,开始了向外殖民扩张的路子……

    所以,江南之地虽然豪门世家根深蒂固,但国内的矛盾却并不尖锐,大抵是由于所有的人民都几乎都过上了温饱的生活,实在穷的没法的人,也加入了大航海的事业,积极拓展海外,为吴国所攫取的财富简直惊人,而相对来说,总是经历战乱的北方地区如今才刚刚稳定下来,还有北边的异族威胁,所以依旧有种内忧外患的感觉。

    荀粲知道,自己的这个博士位置怕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或许自己走入太学的时候,非议之声将会铺天盖地而来,按照他的年龄来说,更加像一个学子,而现在,自研究过博士在太学的特权之后,他对这个位置产生了兴趣。

    太学隶属太常管辖,“太常”为九卿之一,取“欲令国家盛太常存”之意,太学隶属太常更有其实际意义。在管理上,太常持重的是选拔总领纲纪的祭酒(校长)和学识渊深的博士(教师)。北汉规定:“祭酒”必须是“有聪明威重者”,其条件高于博士,或说是博士领袖。北汉博士须选试而后用,很强调博士的师表风范。即“既欲其为人师范,则不容不先试其能否。”所以北汉规定,太常卿每选任博士都要经过一定测试,并要上奏其能否。极为强调“德行高妙,志节清白,经明行修”的选任标准。由此可知,博士官的选任最后要由皇上审定。而且选任时要有官员保举。其举状要写明被举人的品行、礼法、学识、身体状况及家族属行为是否合乎礼度等。并且规定选任博士年龄限制在五十以上。

    虽然现在北汉已经被魏国所取代,但之前人们对博士的印象已经算是根深蒂固,必定是上了年纪的大儒,而如今荀粲却陡然要被任命为博士,虽然可以让荀粲的名气再一次增加,但他的年纪毕竟太年轻了,而且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著作,肯定会遭到舆论的非议……不过,他早就已经计划好了一切对策。

    就在他马上要回到洛阳的时候,此时在太学之中,却又发生了一件让人津津乐道的事情。

    在太学那最为标志性的建筑,孔子雕像后方的那幢巨大的宫殿之前,公子榜排名的第十的诸葛诞在诸多学子的围观之中意气风发的读出了手中的一首足以能够流传千古的名赋——《感甄赋》: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曹植于黄初三年因为封为鄄城王而入朝,魏帝给了曹植一条甄洛的玉镂金带枕,曹植见之,不觉流泪。

    曹植当然不知道,那位宓妃正在荀粲的家中盼望着她的荀郎的宠幸,而巫山的那位神女(诸葛芸),也正在怀念荀粲的面容……

    诸葛诞读完曹植的《感甄赋》之后,用十分具有煽动力的语气说道:“看到没有,这才是真正足以流传千古的名赋!此赋以幻觉形式,叙写人神相恋,终因人神道殊,含情痛别。辞章之华丽,用情之深刻,真是令人叹息!因此,曹七步才应当算是我们魏国的文坛领先,至于那位欺世盗名的荀粲,只是徒令人笑话而已!”

    诸位学子听了诸葛诞的话,议论纷纷:

    “曹七步果然大才,此等妙赋,怕是百年难出啊!”

    “若那《阿房宫赋》真是公子榜首荀八叉所写,那这荀八叉的才华也不逊于曹七步啊……”

    “但最重要的是,这位琅琊诸葛诞如此有把握认定荀八叉有人代笔,而荀八叉也没有出来澄清,看起来这次荀八叉很没有底气呢!”

    “哼,这只会用别人的辞赋来炫耀的诸葛诞,为了打击荀八叉,真是什么手段都用上了,荀奉倩横空出世以来,琴艺无双,又有‘八叉捷才’,也就那两篇古文因为风格不同而让人怀疑罢了,这诸葛诞也太小题大做了一点……”

    “听说马上那荀八叉就要回洛阳了,到时候就又有好戏看了!”

    “我看这诸葛诞啊悬着呢,荀八叉好像从来没有吃过亏……”

    ……

    就在愈发想要抹黑的诸葛诞洋洋得意之时,却听一个清朗的声音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