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其他综合 > 清和 > 第一百六十四章

清和 第一百六十四章(1/4)

    永乐四年元月辛酉,一支由五辆大车,百余名骑士组成的队伍,由北迤南,飞驰在官道之上。

    马上骑士均着朱红对襟袢袄,腰挎长刀,背负长弓-硬-弩。

    为首的数名骑士,单手持缰,单臂撑旗,亲王旗及五行旗在风中烈烈飞扬。

    惊鸿一瞥,气势惊人。

    路过驿站,队伍并未停歇,只有队尾的三名骑士下马,吩咐驿卒灌满水囊,有现成的干粮全部送来,随后丢出一个钱袋,翻身上马,打了个呼哨,紧随前方的队伍飞驰而去。

    “天爷!”

    驿卒捧着钱袋,嘴里念着老天,呆呆的立着,仍在状况之外。

    不过是些热水和干粮,竟然还给钱?

    驿丞也被惊动了,快步跑到驿站门前,单手搭在额前,望着远去的队伍,咂咂嘴,看这架势,莫非是哪位进京的藩王?

    没有亲王辂,也没有亲王仪仗,该是王府官属进京朝拜。

    在驿站中歇息用饭的众人,此刻多在谈论这支队伍。

    “人都说北疆边军骁勇,对上一两个鞑子不在话下,我还以为是虚话。亲眼所见,才知不是虚言。”

    “如今汉王和赵王都在北边,顺天府有定国公镇守,魏国公练兵,大宁城有兴宁伯,甘肃宁夏辽东等地都是将官骁勇善谋,兵强马壮,鞑子连谷草都不敢打了,生怕来了就回不去了!”

    “此言当真?”

    “我还能骗你不成?自今上登位,北疆诸地早已今非昔比。见兄台面善,在下方多说几句……”

    说话的是个一脸书生气的中年人,因事坐罪被谪云南,后因精通算学再被举荐,此次是到顺天府大兴县任主簿一职。想起赴任前同僚亲朋脸上的欣羡,不免更加得意。

    顺天府,龙兴之地!

    朝廷早有迁都之意,南北两京,谁主谁次,聪明人都能猜到。

    翻阅永乐三年至今的朝廷邸报,除了外邦使臣朝贡,应天基本没多少好事,不是这个被抓,就是那个被贬。前段时间,高皇帝的女婿,今上的妹夫,驸马都尉都被人推桥下淹死了,还同锦衣卫扯上了关系。好不容易消停一阵,礼部尚书又被锦衣卫抓了,罪名一抓一大把,贪-污--受-贿,纵族人行不法事,欺压乡里,最低也是充-军-流-放。

    反观顺天,虽是边塞之地,却频传佳讯。

    荒田开垦,粮食丰产,互市繁茂,接连有草原部落归附,辽东女真来朝。

    天子派遣两个儿子到北边就藩,令定国公镇守北京,又派魏国公到顺天练兵,加上异军突起的大宁城,对北疆的重视可见一斑。据言,大宁虽比不上金陵等地的繁华,边民和归附牧民的生活却日渐富裕,一天三顿,顿顿吃饱。

    “听说大宁城中连乞丐都见不着。”

    “真没有乞丐?”

    “真没有。”

    外人不解其中缘故,唯一能给出答案的,只有大宁都指挥使司和临时设置在城内的兵仗局。

    在某个红毛的刺激之下,杂造局和兵仗局里的工匠都爆发出了巨大的工作热情。

    工坊规模不断扩大,新产品陆续上马,人员缺口自然越来越多。

    没有手艺?不要紧,当杂役。

    是民户?呔!是民户不好好种田,四处闲逛,偷-鸡-摸-狗,先到局子里干两天杂活,劳动改造。视情况决定放还是不放。

    杂造局内,佛郎机炮和火绳枪是主打,改进冶铁工艺有了一定成果。随着技术的熟练和材料的完善,有工匠在鸟铳的基础上造出了短铳,另有工匠认为火绳枪的点火装置过于不便,做出了自动点火装置,甚至提出了遂发抢的概念。

    虽然只是一个模糊的想法,理论和工艺都不成熟,大明工匠的研发和动手能力还是让孟清和大吃一惊。

    认真想想,其实他才是土著,这些作坊里的工匠才是-穿-越-来的吧?

    兵仗局得到鸟铳的图纸,如获至宝。

    白彦回立刻给皇帝打报告,同孟清和的奏疏前后脚抵达京师。

    靖难中,燕军在南军的大炮和火铳面前吃过大亏,李景隆用火炮围困北平,盛庸组织的火器队差点为朱棣的人生提前划上句号。

    血淋淋的教训不容忘记,对火器能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朱棣和手下的一干武将都有极其深刻的认识。

    武力强悍,不错。

    武器强悍,更好。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