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其他综合 > 清和 > 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和 第一百二十六章(1/4)

    出了刑部大牢,孟清和并未马上回到工作岗位。

    朱棣下了释放兴宁伯的旨意,却没令其官复原职。手里没官印,头上没乌纱,任务没下达,孟清和乐得无事一身轻。领着伯爵的禄米,每日里喝喝茶看看书,偶尔写信给道衍交流一下读书心得。坐累了到街上溜溜弯,何等的悠闲自在。

    如果哪天皇帝想起他,让他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孟清和还有几分不适应。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三个月的牢狱生活,吃得好,睡得好,除了环境差点,偶尔帮沈瑄挑拣一下公文,再不用关心他事,称得上舒服。习惯了这样的日子,突然回到快节奏的生活中去,孟清和当真有几分不情愿。以目前北京行部和行后军都督府的工作节奏,一头扎进去,和打了兴--奋—剂一般的文武拼搏奋斗,难免累个好歹。

    被关一场,吸引了幕后宵小的大部分注意力,为永乐帝奉献一把,让锦衣卫从容布局,查出主谋,顺带做了永乐帝吩咐的私活,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凭此大功,不求恩赏,只想带薪休假一段时间,应该不为过吧?

    孟清和坚决不承认自己是被刑部大牢的腐败生活蚕食了。

    到牢房里去腐败,说出去都没人相信。

    相比孟清和的悠闲,离开刑部大牢的沈瑄却整日里忙得像个陀螺。

    天不亮就起床上班,不过戌时根本不会离开衙门。

    加班是正常,正点下班才是反常。

    一日三餐,大部分时间在衙门里解决,偶尔才能在家中吃一顿。

    据说衙门里的工作餐标准是洪武帝定下的,饭菜精确到两,味道也着实“惊人”,吃过一次,打死孟清和不想再吃第二次。

    分量和味道还比不上刑部大牢的监狱餐,这不是吃饭,是受罪。

    如此看来,即便坐上皇位,也不妨碍出身贫农的朱老先生把朝廷官员视作-阶-级-敌-人。

    可惜六部和行后军都督府的食堂不能承包,否则,孟清和自己做不了,也可以推荐几个人出来,改善一下北京行部的伙食。例如从燕山后卫调入刑部大牢的几个火头军,厨艺就相当不错,煎炒烹炸样样行。做出来的菜,样子有点傻大憨,不够精致,味道却是一等一。

    在刑部大牢期间,孟清和吃的就是其中两人做的监狱餐。

    出狱后十分怀念,干脆把人挖到了自己府里,啃着热腾腾的排骨,人生顿时圆满了。

    兴宁伯挖刑部大牢墙角,狱卒不敢不报,专管此事的院外郎却摆摆手,定远侯差点拆了半个大牢,兴宁伯不过是挖了个墙角,没什么大不了。老抠的郁司徒一直不给刑部补经费,厨子又非编制内人员,少两个还能省工资,挖就挖了。

    人情给了,钱省了,还免得兴宁伯一天到晚的惦记,一举三得。

    没人做饭?

    狱卒顶上。

    不会?

    可以学。

    嫌活累薪水少?

    炒鱿鱼!

    囚犯抱怨伙食不好?

    呔,都坐牢了,还奢望享受,思想问题很严重,必须白菜帮子糙米饭,好好改造!

    能住进刑部大牢的都不简单,最不济也是个候补知县。被逮之前,闻听刑部大牢的伙食很不错,大家都很期待。断头前能多吃几顿好的,做个饱死鬼,也不枉走这一遭。

    不承想,美好希望就是被用来踩碎的。

    希望中的软馒头红烧肉变成了石头一样的硬干粮白菜汤,饼咬不动,汤像刷锅水一样,这能忍吗?坚决不能!

    差别待遇,必须抗-议!

    饿了几顿,发现抗-议无效,只能向现实低头。

    低头的同时,犯官们将散播谣-言的某人骂得狗血淋头。

    牢饭好吃?谁说的,必须掐死!

    骂完了就地取材,捆起稻草,在牢里抽鞋底,钉小人。

    一个两个还好,整座大牢的犯官都在做同样的事,绝对是对刑部大牢工作人员的一种精神折磨。

    犯官都疯了?

    疯了还好,可事实证明,个顶个的头脑清晰,条理分明。

    每日里听着叮叮咣咣,其间夹杂着引经据典之乎者也的骂声,狱卒个个头大如斗,每次巡监都是煎熬。

    人都说读书人的心思你别猜,做了官的更难猜。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