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盘点历史十大太宗,老朱都懵逼了 > 第三章 激进的削藩?朱棣:受不了..

盘点历史十大太宗,老朱都懵逼了 第三章 激进的削藩?朱棣:受不了..(1/2)

【如果说皇帝是最大的地主,那么这九个人就是保卫大地主的地主武装】

【这九个藩王都至少拥有五万多人的军队,比之中央,这五万多人明显不足未道】

【由此可见,朱元璋在安排军队建制时是有所考虑的,但事情就坏在了例外上】

【有三个人,燕王,晋王,宁王,他们因为承担着守护边界的任务,所以成为了例外,都有着十余万军队】

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坐在上首问道,“据儿,有什么收获?”

刘据向前迈出一步,恭谨的施礼后回道。

“藩王势大,不管有没有反心都会让中央产生危机感。”

“可藩王都被朕除完了,你觉得还有什么人会成为威胁呢?”

听闻此话,刘据迟疑了,他的确是想不明白。

“回父皇,儿臣不知。”

汉武帝刘彻作于上首,心中闪过一丝不虞,却还是耐心给刘据解释。

“帝王之术,在于用人,用人时可使其手握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又有何不可。”

“但你的手里却要紧握住权力的终点,纵然其权势滔天,你也能轻易将他的权力收回。”

“若是不能收回。”刘彻的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你该如何啊?”

“杀。”血淋淋的字眼从刘据的口中蹦出来,“唯有杀之。”

宋朝

赵匡胤心中一动。

他想到了弟弟赵光义,虽然大宋没有分封藩王的计划,但赵光义的权势有些太大了。

他在世时尚能压制,但若是他去世,下一代皇帝可很难说能制住他了。

心念转瞬即逝,但却已暗自下定了决心,是时候削弱他的势力了。

【藩王势大,已经威胁到了中央,这几位叔叔实在让朱允炆坐立难安】

【他觉得该采取一些措施了】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看着天道榜单上的文字,心中却是有几分疑惑。

“咱分封诸王虽是为了镇压边疆,但按理来说,以中央的武力,只要藩王不同时造反,平叛也不应是难事才对。”

【于是朱允炆找到了朱元璋他的三个重臣,分别是方孝孺,齐泰,黄子澄】

【但这三人都有几个共同特点,都是饱读诗书,都是文人,也都是书呆子】

【书生误国绝非虚言,他们和朱允炆头一拍就定下了削藩的计划,然而更准确的形容却是,废藩的计划】

【于是在极短的时间里,湘王朱柏,齐王朱博,岷王朱楩,代王朱桂等都被废为庶人,而湘王朱柏更是被逼的自焚而死】

明朝,洪武十三年

“废藩?”

本来挤在一堆,只知道看朱元璋追朱棣这场大戏的诸王顿时就坐不住了。

“爹!”此起彼伏的呼喊声响彻在了朱元璋耳边。

朱元璋楞住了,他喃喃道,“削藩就削藩,但为何要这样对自己的叔叔啊。”

听见自己未来将要自焚而死的湘王朱柏立马便跳了出来,“爹!这朱允炆太过分了!你怎么会选这么个东西当皇帝。”

其他诸王也七嘴八舌的说道,“就是啊就是啊,他朱允炆要削藩我们都没意见,但他连条活路都不给我们留啊!”

朱元璋也是一时间沉默了下来,他本身就是小农思想,就算打下了天下,当了皇帝也是要让自己的子孙一起享受。

他头一次向朱棣投去了赞许的目光,“该反,反的对!”

【此时的朱棣坐不住了,他的确想当皇帝,但他并不想造反,可朱允炆已经逼到他不得不反了】

汉武帝时期

“他太急了。”汉武帝刘彻叹息道,“丝毫不知道什么叫徐徐图之啊。”

秦朝

始皇帝嬴政冷峻的站在上首,底下是诸多重臣。

“那些六国余孽也是这般想法吧,等朕一死怕不是都会蹦跶起来。”

李斯听闻此言立时上前一步。

“臣以为,我大秦与六国余孽丝毫没有缓和的可能,应当以杀制之。”

【此时靖难中朱棣身边最关键的人物出现了,他就是道衍和尚姚广孝】

【这个常年在朱棣身边推销造反言论,唯恐天下不乱的穷和尚终于是打动了朱棣】

【因为朱棣发现,再让他的好侄儿放肆下去,他的小命也会不保】

【于是,他要起兵了,要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他要一路打到南京,打醒那个建文帝】

明朝,洪武十三年

姚广孝听见了自己的名字,虽然心中在为自己未来的成就高兴,但如今的他还没完成自己的梦想呢!

回过神来,周围的和尚们都一脸难以置信的看着他。

主持最先问话,“这个道衍,是你吧?”

姚广孝砸了砸嘴,“如果不出意外,是我了。”

“别担心,再过一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