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明孽子 > 第259章 朱棣:这么便宜?

大明孽子 第259章 朱棣:这么便宜?(1/2)

  “瞻墉,这治国要是如此简单,那么让所有百姓都去当商人就得了。你以为鞑靼人手中的刀剑是吃素的吗?”

  朱瞻基显然是不认可自己弟弟的意见。

  作为曾经跟随朱棣出征大漠的皇太孙,他觉得自己对于草原问题应该是更加有发言权的。

  但是今天的场面,却是感觉自己的存在感弱的不行。

  这自然不是他想要看到的场面。

  “治大国如烹小鲜,其实治国也没有那么难。无非就是要协调各个阶层的利益而已。我们跟草原上的问题,归根结底其实也是利益问题。只要让草原牧民的利益跟大明的利益紧紧地绑定在一起,那么他们自然就没有反对大明的动机了。”

  朱瞻墉的观点放在这个年代,显然还是非常特别的。

  特别是那种动不动就谈利益的做法,让朱瞻基很不习惯。

  哪怕是朱棣,也没有办法完全接受。

  “这个东西争论是争论不出结论的,只能今后慢慢的看事情的发展往哪个方向前进了。走,我们去几个商铺看一看,打听一下什么生意最挣钱,打听一下香料、茶叶、盐巴的实际价格。”

  朱棣不想看到两个孙子在那里争执。

  他也不想表态自己是支持谁的。

  反正太子都还没有继位,有些问题现在还没有必要去讨论。

  对于朱棣的提议,朱瞻基和朱瞻墉自然都没有疑问。

  一行人去了附近几家比较大的商铺,观摩了一番。

  他们几个看起来就像是大主顾,商家倒是颇为热情,详细的介绍了相关货物的情况。

  “瞻墉,这里的胡椒价格怎么感觉跟南京城的价格差不多呢?难怪生意那么好。不过这样子亏本挣吆喝,没有什么意义啊。”

  当朱瞻基了解到这里的胡椒价格的时候,立马就觉得自己找到了反驳刚刚朱瞻墉说的香料的事情的把柄。

  商人前往草原,肯定是奔着挣钱而去的。

  如果不挣钱,或者挣钱不多,那么去的商家就不会多。

  在朱瞻基看来,那么多商人来到草原上,必然导致恶性竞争。

  最终只是让牧民得到了好处,大明想要的东西却是未必如朱瞻墉想的那样子。BIqupai.c0m

  “大哥,你估计有段时间没有去南市街了吧?”

  “也还好哈,半年前我去过。”

  朱瞻基不知道朱瞻墉为何会这么问。

  在他看来,自己半年前去南市街了解过一些商铺的情况,这就足够了。

  难不成半年时间,商品的价格还能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显然是不正常的嘛。

  “胡椒这个东西,在洪武年间的价格,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但是自从郑和下西洋之后,价格就有了很大的下滑。”

  “到了最近一年,由于旧港那边我们大明的商家越来越多,广东那边也有大量的商家前往南洋做买卖。”

  ….“其中又以做香料生意的商家最多。这么一来,南洋的桂皮、胡椒、肉豆蔻、八角等各种各样的香料,大批大批的进入到我大明。”

  “相对应的,价格自然也是快速的下滑。大哥你半年前在南京城了解到的价格,跟今时今日的价格已经完全不同了。”

  “在草原上一斤胡椒的价格都只需要二两银子的话,那么在南市街肯定是几百文钱一斤就可以买到。而到了广州府那边,甚至一百文钱一斤就可以搞定了。”

  “在这个过程之中,南洋的百姓获得了好处,种植的香料有了更多的买家。”

  “我们大明的商家从中获得了利润,也是其中的受益者。”

  “而我大明的百姓以及草原上的牧民也获得了好处,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香料。”

  “甚至就连朝廷也从中获得了好处,商税有了增加。”

  “这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难道不值得鼓励吗?”

  “假以时日,草原上的牧民都习惯了我大明提供的各种廉价的物资,如果战争会导致这些东西都消失,有几个人愿意战争?”

  “甚至哪怕是发生了战争,又有几个人愿意站在大明的对立面呢?”

  朱瞻墉这么一说,朱瞻基根本就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瞻墉,你这完全就是狡辩啊,事情没有那么简单的。”

  最终,朱瞻基只能很是虚弱的说这么一句话了。

  “瞻墉,南洋那边的香料,真的到处都是吗?”

  刚刚朱瞻墉的那些话,朱棣自然也是听到了的。

  南洋盛产香料,这个事情他是知道的。

  但是到底盛产到什么程度,他就不清楚了。

  “爷爷,南洋的那种气候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