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都市 > 四合院之何大清的幸福生活 > 第29章 收藏

四合院之何大清的幸福生活 第29章 收藏(1/2)

  老李叫李昌和,熟了之后何大清叫他昌叔或者李爷,叫什么关键看场合,有外人就叫李爷,两人单独相处的时候就叫昌叔儿。他比何大清年龄大将近二十岁,叫声叔也理所应当。

  昌叔就一个儿子也早早就结婚有了孩子,跟他们一起住,孩子孝顺,昌叔日子过得挺顺心。何大清和昌叔挺投缘,两人喝了几次酒就成了忘年交,知道何大清想买点东西收藏,就给他推荐了几样东西,都是委托商店收来的。新ops8

  其中一件是明宣德年的青花海水白纹龙扁瓶,因为瓶子上的龙是白色的,收进来也没多少钱,卖给何大清80块钱,还有一件是清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花了何大清120块钱。

  昌叔告诉何大清如何鉴赏瓷器,什么是官窑和民窑,青花、斗彩、五彩都是什么区别,景德镇、龙泉窑、耀州窑等等窑口都有什么特点,胎体、釉色、画工为啥有那么大的不同……

  他告诉何大清,自古至今古玩行最忌就是一个贪字!不要想着把天下所有的好东西都纳入自己手中,也不能一门心思只想着赚钱发财,天下所有都有定数,古董古玩更是如此。如果只是投机做生意,这玩意儿可以一夜暴富,也能一瞬间让你倾家荡产,甚至命丧黄泉!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得之我命,万物都是缘分,千万不要沉迷不拔。

  何大清对昌叔说的很佩服也很认同,这些话也给他敲了警钟,让他清醒了不少。他买古玩古董其实就是为了留着以后赚钱发财,一想到这件瓷器几十年后就值几百万、几千万,说实话他确实有点把持不住了,眼里全是疯狂和贪婪,整个人散发出来的气息都很奇怪,如果这样下去不警醒的话,真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何大清很庆幸自己结识昌叔这样的人,也许他只是好心提醒一下,可是对何大清来说却是醍醐灌顶一般,让他从疯狂和贪婪之中清醒过来,重新走回正确的道路。从内心里何大清开始把昌叔当做老师,两人间关系亦师亦友的逐渐密切起来。

  慢慢的何大清心态平和了,看东西不再考虑它值多少钱,只考虑自己是否喜欢。这样一来整个人都轻松了,反而真正找到了收藏的乐趣,学习起来也事半功倍,进步非常快。听从昌叔的建议,何大清不碰青铜器,昌叔告诉他青铜器一般都是商周春秋战国时代的,这些都是国之重器,绝不是民间百姓应该拥有的器物。再有就是除了宫廷、官方经过历代王朝的有序传承,现在民间江湖流散倒卖的青铜器百分百都是盗墓的明器,千万不要沾惹。

  书画在古玩行被称作软片子,在中国古玩古董市场自古至今都是价值最高的门类,也是水最深的门类,自古就有专门仿作赝品的传统。鉴赏绘画书法需要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历史文化知识,尤其古代书画,没有文化你连是谁画的都不一定认得出来,所以要想收藏书画,最好还是多读点书,这话说的让何大清很是羞愧。

  不过近代书画这会儿价值不高,因为这些画家如今都还活着呢,所以不是古玩,最多算是当代绘画精品。齐白石、徐悲鸿、李苦禅、张大千、李可染、潘天寿……这些在几十年后熠熠生辉的大家的作品,这会儿随便在哪都能买到,也不值多少钱,倒是适合何大清这样的门外汉出手。

  玉石珠宝门槛从来就不低,因为大家都知道宝物值钱。比如和田羊脂白玉,田黄、鸡血、翡翠、碧玺及金银制品之类,什么时候都是贵重物品,是达官贵人们玩赏的东西,怎么可能便宜?当然社会动荡的时候价值也会波动,比如再过几年……但是其中的珍品民间还是不多见的。

  其它还有很多杂项,比如碑帖、善本古籍、文房四宝、竹刻木刻、漆器铜器、缂丝刺绣、钱币、佛像神像香炉、手串核桃、鼻烟壶扳指等等之类,繁杂庞芜,就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搞明白的了,这些东西价值也不好说,碰到喜欢的人千金难求,不喜欢的就一文不值,就看个人喜好了。

  比如养蛐蛐的葫芦和各种罐,前清民国时候,喜欢这些的人重金购买,到现在已经基本无人问津了!搞笑的是,这会儿明清旧家具根本不算古董古玩,不管你是紫檀还是黄花梨,就是旧家具!可能故宫博物院里面的皇家家具还算文物,民间的明清旧家具根本就什么也不是,所以王长安现在收藏这些旧家具看起来才有点另类。

  建国以后古董古玩市场就没落了,新中国新社会,人们不再喜欢这些旧东西了。也许是因为旧中国给现在的人民没有带来任何幸福和荣耀,所以大家都向往新的国家新的生活,人们摒弃那些与旧中国有关的一切事物!这时候的国人急需建立新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传统文化便不再被尊崇和敬仰,自然古董古玩这些代表传统文化的器物就会被轻视,直至被视为糟粕。历史有时候就是一个轮回,当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又回来的时候,这些东西就又变成了珍宝……

  何大清经常和昌叔请教,自己也认真学习钻研,逐渐有所进步,起码不再是一个棒槌了。他现在对收藏的出发点已经改变了,最初就是为了存着以后用来赚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