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明:朱标遗嘱:父皇,哥哥没死 > 第四十二章:燕王妃

大明:朱标遗嘱:父皇,哥哥没死 第四十二章:燕王妃

房间里,朱棣正握着茶盏细细思索,在想姚广孝的妙计究竟是什么。

他自小就是掌控权力之人,习惯了将事情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今虽然自己竭力招兵买马,高筑城墙,但是姚广孝说有妙计可挡北元,且不费兵马。

这让朱棣很是渴望知道这计策究竟是什么。

“王爷何事如此忧心?”

燕王妃徐仪华,闺名妙云,明开国功臣徐达嫡长女。天资聪颖,幼年时便贞洁娴静,喜欢读书,乃女中儒生,人称“女诸生”。

她见朱棣眉头皱成一团,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不禁开口问道。

“王妃有所不知,前几日我去见我大哥,我大哥在北平发现了北元之人,并且提醒我北元可能大举攻明,而本王的封地,正是首当其冲。”

朱棣与徐仪华自成亲之日起便相敬如宾,十分恩爱,而徐仪华作为徐达长女,自幼受徐达耳濡目染,对于军事也是较为精通,所以有些时候朱棣甚至要向王妃问计。

“自古军事讲求出其不意,攻人不备。如今王爷已然知晓北元可能会进犯大明,又何苦忧心?只需加强防守即可。”

徐仪华也是略微惊讶,虽然北元多次来骚扰边境,但始终是小打小闹,类似于打打秋风这种程度,朱棣镇守燕地多年,不至于如此忧心此事。

“本王也是近来招兵买马,修筑城墙,整理军备,以作防守。”

“可大师说他有妙策可阻挡北元进犯,本王百思不得其解,是故眉头深锁。”

朱棣说出了自己的困惑。

“古往今来,军事大策无非三种:天时、地利、人谋!”

“北元来犯,必是秋冬之际,届时漠北粮食短缺,各部族为了生存,定然战意高昂。”

“地利方面,我大明北方防线东起辽东,经河北、山西大同,西至宁夏、甘肃,几千公里的防线,要想拒敌于塞外,并非易事,但各地都有城墙拒敌,而且王爷的封地一旦遭遇北元进攻,朝廷定然会做出反应,届时北元的来犯之势必备瓦解。”

“至于人谋,依道衍大师的性格,大多会选择反间或是死间这一类计策。若是这类计策,大师心中定然已有合适人选,王爷就勿用担心了。”

徐仪华不愧是徐达长女,军事眼光极高,一眼就看清楚局势,甚至连姚广孝的计策都加以猜测。

“本王是担心他失败,会不会对局势产生什么影响。”

“那王爷务须担心,道衍大师其人沉稳异常,用计之时,若成功概率不是极高,他是不肯出手的。而且倘若是用计,定然也是选择不影响正面战局的计策。”

徐仪华缓缓说道。

“王爷不如安心部署自己的防线,倘若道衍大师计策成功,那不失为意外之喜。即便失败,咱们也不会出现更坏的局面。”

朱棣点点头,对于徐仪华的一番分析,他也是豁然开朗,之前一直纠结于猜测姚广孝的计策,但实则是无用之功、

“王爷,妾身还有一事。今日妾身三妹徐妙锦与四弟徐增寿要来北平看望妾身,望王爷应允。”

徐仪华缓缓说出她家人来探访之事,寻求朱棣同意。

“哈哈,无妨,进来本王诸事繁多,无暇陪伴王妃,正好秒锦与增寿要来,与王妃作伴也是极好。”

朱棣大方的答应了,同时心里还是有一些小心思的。

等到自己起兵之时,还是需要一些人在京中作为内应,传递情报的。而徐增寿是魏国公徐辉祖的四弟,能接触到军事部署,且身份高贵,方便传递情报。

“谢过王爷!”

徐仪华见朱棣大方得答应了,也是眼眸中闪过一丝喜色。她虽早早被朱元璋许给了朱棣,作了君臣姻亲,但是和家人的关系十分和睦,多年未见家人也是甚为思念。

“那王妃今晚就在本王这里歇息吧!”

朱棣看徐仪华满脸喜色,面若桃花,更是喜爱。

而徐仪华则是俏脸羞红,诺诺出声。

..........

各位大大,求那么一朵鲜花吧!呜呜呜,救救孩子吧!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