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回穿明末,重铸铁血大秦 > 第六章 打火机

回穿明末,重铸铁血大秦 第六章 打火机(1/2)

“二叔,三叔。”

赵岳笑道:“蕃商是我几年前偶尔结识的,当时他生了伤寒,我给他银子买汤药,随手的事。没想到过几年,他买卖干大了。只是这蕃商和南边郑家有仇隙,所以才到咱们北边来销货,我也是先赊着。”

“原来如此。”

“岳儿这几年做了不少善事,终于是有回报了。”

赵岳微笑着听着长辈的夸赞。

其实很多事赵岳执意要做,二叔三叔他们也只能听着。

他是长房嫡长,不光是朝廷的千户武官,也是威海赵氏一族的现任族长。

只是有些事,说通了的效果更好。

“接下来……”赵岳道:“是赶紧把在登州城的商行开起来。其次,是要赶紧招募一批家丁,咱们很快会家大业大,护卫力量要加强。”

“听族长的!”

“咱们听大哥的!”

这一次所有人都抱拳应诺着。

……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了起来。

三天之后,赵岳等人带着货物赶到登州最热闹的水关街时,赵铮已经把商行开起来了。

门脸不大,三间临街门面,穿过面门是个院子,有十来间砖房当成库房使。

买下这个门脸加院子,用了五百多两银子。

这价格可不便宜。

换了别的地方,一进砖瓦建筑的小院也就六十两左右。

这里毕竟是水关街,也是登州商行最多,最为热闹的地方。

到了大明崇祯年间,战乱和灾害不止。

但对外的海贸并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南方是以广州,泉州,双屿岛,还有郑家兴起后的厦门,也就是中左所。

另外是东藩岛为货物交易转运中心。

此外就是南京和苏州。

这些地方和城市把海量的大明货物贩卖到海外。

造成了民间的极度繁荣。

但因为大明商税极低,加上官商勾结抗拒交税。

朝廷的监管又极为拉稀。

结果一年的商税才二十万两不到。

对外贸易的繁荣并没有使朝廷受益,反而带来了持续的通货膨胀。

结果商业不发达,农业上天灾不断的北方的日子反而更难过了。

在北方,就是登州和天津两个城市是贸易口岸。

登州在前几年还是对辽东转运物资的集散地。

这使得登州水关这里商业极为发达,商行林立,寸土寸金。

鞭炮声中,赵岳和赵铮等人卸下门板。

挂上匾额。

六个烫金大字:赵记蕃货商行。

简单粗暴。

开业大吉!

只是门可罗雀。

一个武官开的小门脸商行……

能有什么好货?

这里的商行都是大商行,行商的路线直抵京师,开封,苏州,扬州,南京和泉州等繁华的大城市。

行人中多半也是中等身家的商人。

对这家小商行,匆匆路过也不进来。

甚至丢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你们自己体会去!

人群中,裕丰行的少东,秀才陈丁文摇摆着折扇经过。

大冷天,手持折扇的也就是这些秀才相公了。

看到赵岳商行时,这个年轻的秀才脸上也是有些不以为然。

威海那边的武官跑登州来开商行?

还卖蕃货?

这帮乡下土包子能有什么好货?

威海卫的指挥使是杨胖子杨云浓。

这人陈丁文见过,见自己这个秀才都是点头哈腰,客气的要命。

给个五两银子的红包,杨指挥就咧着大嘴笑起来。

指挥使都是一身穷气。

正三品指挥使,地位撑死了就是巡抚标营的一个千总。

五品千户家族……也就是个小康的地主。

到巡抚标营,连当个把总都不够格。

百户,撑死了是个饿不死的村长。

你还别不信。

这年头,卫所武官地位就是这样的低。

就在陈丁文准备离开时。

赵记商行中出来一个身材高大的青年人。

眉宇俊秀又不失英武气息。

双眸发亮,气质沉稳。

一看便不是凡俗之流。

这人出门之后,却是直接蹲下了。

陈丁文稍许有了些兴趣。

这么英武帅气,要摆碗卖艺啊?

接下来的事令陈丁文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对方从腰间抽出了一个烟锅。

里头已经装好了烟草。

接着就是手拿一个亮闪闪的小银盒。

“叮!”

动作极潇洒的一掀盒盖。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