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明崇祯之四雄争锋 > 第26章:按下葫芦起来瓢

大明崇祯之四雄争锋 第26章:按下葫芦起来瓢(1/2)

大同,后世以煤而闻名的地方,在古代可算军事重镇。

正当崇祯集结重兵,在?山西合围民军时,远在关外的皇太极敏锐地嗅到了这股气息。

他试探性地绕道蒙古、越过长城,迅速抢占了大同周边城镇。

而此刻,曹文诏、祖大寿、左良玉正在一心一意缩小对李自成的包围,全然不知身后,建奴重兵正在集结。

?大同总兵飞马奏报,崇祯情及之下立即任命曹文诏为大同总兵,统领祖大寿、左良玉两路兵马,奔赴大同、据城坚守。

当是之时,皇太极已率军兵临大同城下,兵力多达八万余人。

曹、祖、左三人手里共有三万关宁铁骑!

虽然关宁铁骑与建奴骑兵相比,并不逊色。

对待数倍于己的民军也绰绰有余,?但是面对两倍于己的建奴骑兵,则倍感吃力。

好在据城坚守,有时间等待援军。

崇祯当机立断,命辽东参政吴骧率两?万关宁铁骑、袁崇焕率三万京师禁卫军增援大同。

曹文诏不负皇命,硬是顶住了皇太极的数次进攻,等到了援军到达。?

大同城外,建奴营帐,皇太极来回踱步。

接报,大同援军已到,总兵力已?与自己相等。

按《孙子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攻之”的兵法理论,这仗已经没法再打了。

对方兵力与己相当,且有坚城阻挡,再打下去恐怕凶多吉少。

但是从努力哈赤开始,寻找突破口、撕开大明防线的口子、进驻大明境内并建立稳固堡垒,一直是建奴最宏大的愿望。?

大明王朝虽已千疮百孔、残破不堪,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山海关是无法突破的,要想击败大明,唯有偷袭。?

如今,好不容易率大军深?入到大明腹地,如若放弃,于心何甘?

?皇太极决定,当晚趁着夜色再组织最后一次猛攻。

如若不能得手,则携带所掠财物,迅速北归。

?皇太极自己率五千精兵攻打大同北门,命手下将领阿济格率一万人马攻打东门,命豪格率全部主力猛攻南门。

大同城内,曹文诏守南门,左良玉守东门,祖大寿守北门,吴骧、吴三桂父子驻守城中,防止民变,同时根据战况进行支援。

战斗一开始,皇太极与阿济格首先发起攻击。

北门东门在左良玉与?祖大寿的防守之下固若金汤。

豪格率领的主力部队在南门也遭到了曹文诏的有力还击,攻城之战毫无进展。

皇太极改变策略,迅速将主力调往北门,合力猛攻。?

?激战半个时辰,驻守北门的祖大寿渐感不支。

曹文诏为防止皇太极声东击,仍然坚守南门?按兵不动。

?突然,东门兵士来报,说东门的攻势明显减弱。

曹文诏推测,皇太极已决定集中全部兵力主攻北门。

曹文诏令左良玉仍然坚守东门,无令不得擅自行动。

同时,令吴骧之子吴三桂,率五千关宁铁骑,由南门而出,绕至北门,趁着夜色偷袭皇太极后军。?

北门的战斗持续激烈,攻城之战不是骑兵的强项。

皇太极?早已令骑兵下马,转为攻城步卒。岂料夜色之中,一队骑兵正从后方杀来。

仓促之间,皇太极上马整军,迅速回防,但根本无力抵挡。?

吴三桂率军冲入敌阵,势如破竹,全军边战边齐声高呼:擒贼擒王?,赏银万两!

皇太极率军奔往东门,洪承畴与左良玉已率军出城?,布阵相迎!

皇太极见大势不妙,放弃大同,率军往北奔逃而去。

黎明时分,战斗结束,正当曹文诏组织清查战绩时,一骑信使飞奔而至!

“大同总兵曹文诏接旨!令你率两万关宁铁骑驻守大同!”

“令左良玉、洪承畴率部继续追击民军!”

“吴骧、祖大寿率所部人马立即返回辽东,十日内务必到达,不得有误!”?

“令袁崇焕,立刻率所部返回京师!”

接完圣旨?,吴骧向信使询问道:

“辽东是否也遭到建奴袭击?”?

“没有!”?

“那皇上为何如此催促末将返回辽东?”?

“辽东出事了!”?信使神秘地说道。

“可知出了何事?”?

“兵变!”?信使附在吴骧耳边,悄声说道。

“啊……三桂,迅速整顿人马,立即返回辽东!”?

吴骧走后,左良玉、洪承畴也向曹文诏道别,而后率部继续追击民军。

但是此刻,李自成六万民军早已跳出包围圈,重又进入了陕甘地区,并且早已融入到了普通民众之中,亦军亦民,难以分辨。

左良玉与洪承畴无奈之下,只得返回陕甘驻防。

……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