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其他综合 > 都市:重铸商业帝国! > 第112章 嘉禾危机!

都市:重铸商业帝国! 第112章 嘉禾危机!(1/2)

无线电视台。

“呵呵,这邹闻怀是怎么得罪杨明了?被他这么搞?”邵一夫心情愉悦的看着报纸。

邵一夫跟邹闻怀的仇恨,来源于嘉禾。

想当年邹闻怀、何贯昌在邵氏时,邵一夫可是对两人不薄。

一手提拔邹闻怀,从宣传主管做到了制片经理。

他在邵氏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筹拍黄梅调电影恶斗国泰,开创了邵氏武侠时代;并聘请外国导演拍西片,想引领邵氏走向世界。

可谓是屡建奇功,为邵氏称霸香江立下汗马功劳。

而他也在邵氏有“邵老六第二”的称谓。

然而一山难容二虎。

在邵氏渐渐独霸香江电影行业之后,失去外敌后,内部的矛盾开始爆发出来。

当时的邹闻怀虽说在邵氏是二号人物,可他头上先后有三任总经理制衡,邵一夫也从来不将他提拔上去。

对他执行“头等人才,三等职务,特等权利”的策略。

1969年,邵一夫的红颜知己方逸桦进入邵氏,邹闻怀更是大权旁落。

心怀怨恨的他带着何贯昌等好友离开邵氏,自创了嘉禾。

这一行为,被邵一夫视为背叛。

紧接着,就是两人第一个擂台。

当时嘉禾资金有限,办公场地都是租的,只够摆放几张办公桌。

推出的第一部片子《天龙八将》反应平平。

为了吸引市场,邹闻怀筹拍了《独臂刀大战盲侠》。

可《独臂刀》是当时邵氏的金字招牌,怎么可能让邹闻怀使用,于是,邵氏这边就开始起诉嘉禾,这官司一打就是一年多,光律师诉讼费都高达百万。

对于本身资金都有限的嘉禾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哪怕在这期间,推出了《刀不留人》、《鬼怒川》、《夺命金剑》等业绩都不佳。

资金薄弱的嘉禾,走到了极其危险的境地。

危机之时,也是机遇到来之际。

意外结识李晓龙,筹拍《唐山大兄》已经上映便轰动了整个香江,创下香江开埠以来票房最高记录。

正是因为李晓龙,让原本面临倒闭之际的嘉禾,瞬间盘活了下来,而后李晓龙给嘉禾拍的《精武门》、《猛龙过江》一次又一次刷新香江票房记录,李晓龙影响也因此波及到全世界。

这第三的一个原因。

许惯文,在邵氏因《大军阀》声名鹊起,有“冷面笑匠”之称。

1974年,他拿着一个剧本找邵逸夫,但邵氏拒绝了他独立制片分账发行的要求;许惯文于是转投嘉禾,邹闻怀不仅答应和许惯文利润平分,还协助他建立许氏兄弟电影公司,拍摄纯粤语对白的《鬼马双星》。

结果《鬼马双星》打破了李晓龙生前所有影片的票房记录,还为香江开创了市民喜剧的先河。

许氏兄弟电影不仅四度登顶年度票房榜,还变成嘉禾与邵氏逐鹿香江的资本。

外人都笑邵老六是“捉到鹿都不会脱鹿角”。

多年之后,邵一夫回首,认为自己一生只看错了两个人。

一是李晓龙、二是许惯文。

这两人正是嘉禾存活发展壮大的转折点。

可以说,因为嘉禾开创了独立制片人制度,不仅动摇了邵氏电影的根基,更是挖空了邵氏电影。

大量电影导演、影星跳槽到嘉禾。

加上邵氏在电影市场的萎缩,以及对无线电台的加码,最终导致了邵氏电影破产倒闭。

但这段恩怨并没有因为邵氏电影关闭而结束。

所以,在邵一夫看到关于各种恶心、不利邹闻怀的新闻,他都非常高兴。

在他身后帮着捏肩膀的方逸桦也笑道:“这下够邹闻怀喝一壶了,不死也要脱成皮。”

邵一夫笑了笑。

继续看着报纸。

捏了一会儿,方逸桦低头问道:“你说,这邹闻怀怎么就得罪了杨明?两人业务没什么交集吧,竟惹得他在报纸上这么搞。”

幸好杨明没在这儿,不然铁定要说冤枉,这事关他什么事。

都是下属做的,他只不过成了背黑锅了。

邵一夫听到她的询问,轻轻的放下手中的报纸,端起面前的茶水杯喝了一口,而后缓缓说道:“我估计这杨明是打算进军电影行业,找到嘉禾,要嘛是入股投资嘉禾、要不就是收购。”

“估计,两方没有达成协议,故而恼怒了呗。”

“不会吧?杨明这么小气?”方逸桦不相信,皱着眉头说:“上次我见过他,我觉得他应该不是这样的人。”

“不管是不是这样的人,眼下,这邹闻怀怕是脱成皮了。”邵一夫笑呵呵地说道。

“那我们要不要帮杨明一把,把这把火烧的更旺?”

方逸桦问道。

相比报纸,电视台影响力更大。

邵一夫摇了摇头:“算了,我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