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唐:开局被李渊忽悠造反李二 > 第二十四章 朕好想杀了这个谏臣(..

大唐:开局被李渊忽悠造反李二 第二十四章 朕好想杀了这个谏臣(..(1/2)

第二十四章朕好想杀了这个谏臣(新书求鲜花)

太极殿上,李二抛出问题之后,见臣子们一个比一个抖起机灵来,没有人回答他这个当皇帝的问话。

顿时冷哼一声,亲自点将道:“魏征,你来说说看。”

如果要让魏征弹劾官员,他肯定口若悬河,一弹一个准。甚至他不开口,贪官污吏一碰到他那双眼神,就会立即摘冠跪地,向李世民讨饶。

与其让魏征在朝堂上再恶狠狠地针砭一番,在交给刑部论处,不如主动承认,免受再被比刀子还利的言语诛杀一番。

这就是那些被魏征用三寸杀人舌,送入刑狱牢房的官员们之心声。

精明的老魏,绝不会上当。

“皇上,臣不是七宗五姓的对手。毕竟,七宗五姓他们并没有犯案。他们聚敛的钱财,以及受到的封赏,得到的荣誉。都是朝廷给的。没有把柄的豪门大族,臣拿什么去征他们的粮啊!臣无能,请皇上责罚!”

李二一听,心中来气。

你魏征也玩起了死猪不怕开水烫这一套吗?

虽然说弹劾贪官污吏是你的强项。

而且你也敢犯天颜直谏。

可是你始终是朕的臣子,朕让你忠诚一些,指哪打哪,难道不应该吗?

当着这么多重臣的面婉拒朕,太不给面子了!

李世民此刻看魏征不顺眼。

魏征也是心里苦啊!

皇帝把棍棒对准了山东土豪,关中富户。

可这些土豪大户,大多数和他魏征有旧。

虽然说李二是个明君。

可是当年他为隐太子建成效命之时,与李二是敌非友。

他魏征,曾经忠于隐太子。而不是他李二。

后来自己在交战中,被天策府的人马拿住。

本来是要杀头的。

要被肃清的。

可李世民却没有杀他!

原因只有聪明人才看得出来。

他魏征有贤才,也能出主意。

但李世民当时为稳固刚刚占领的阵营,启用这个在隐太子阵营里极有威望的降臣,是不得已而为之。

杀他魏征容易,但如果让降臣降将,以及山东拥护他魏征的士族形成全力。对当时的李二来说,绝对是个灾难。

所以,少杀一个魏征,而能得一片江山,这生意,一个字:值!

事实也证明,魏征当时接受了李世民的招降,不但李世民赢了,他魏征也赢了。

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大家皆大欢喜。

于李世民来说,根本盘稳住了!

于魏征来说,性命保住了!

于山东士族和关中土豪来说,替他们说话的喉舌保住了!

皆大欢喜,皆大欢喜!

可时过境迁,魏征还是那副傲骨老脾气。

该顶撞就顶撞,该拒绝就拒绝,这让皇帝李二非常的不爽。

李二苦思良策,见魏征拒谏,立即反驳道:“魏征,你是朝中重臣,非常时刻,用非常手段。难道这么浅薄的道理,你不懂么?有道是皮之不存,毛将不附。家国大事本同根,国事就是家事,家事,就是国事!”

魏征摇头道:“皇上,你只说对了一半。另一半,则不尽然。如果放在皇家,这家事就是国事,说得过去。”

“可如果放在寻常老百姓家,这家事国事混为一谈,那就不合时宜了。因为寻常百姓,大唐的普通子民。无法赞同于大唐。因为他们的头上,还有一个天!这个天,就是朝廷。”

李世民被气得吹起了胡须。

“好个天穹,好个朝廷,也好大的一顶帽子。这个帽子能压得死人,朕就感受到了你这句话的威力。魏征,你这是在故意弯曲朕的意思么?”

“臣下不敢,臣下只是觉得……。”

“不要老说我觉得,我觉得。如果你觉得有用的话,朕和这么多大小官员,也不会如坐针毡!被灾情给逼得四处求法子,来解决燃眉之急。”

魏征也拼了。

直谏道:“即是如此,皇上认为征粮之事,人人可为。皇上自己为什么不亲自下一道诏书。直接让豪门纳粮就是了!非得派一个臣子去登门征粮呢?臣实在想不通。”

官员们大骇。

这魏征果然和皇上杠上了!

对此,他们见怪不怪。

但这一次,画风有点不对。

因为朝会主旨,不是在议论贪墨官吏,也不是在议论一般的国家大事。

大家都要面子,为什么非得让他老魏当这个出头鸟?

明明知道征粮吃力不讨好。最易得罪人。

皇帝却要点名道姓,让他魏征带头献策,真是要他老命!

加上征粮户原本就与他魏征有剪不断的纠缠。

魏征能立于朝廷之上而不倒。

有一半的原因,就是有这些士族在支持他。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