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唐:开局被李渊忽悠造反李二 > 第十八章 以工代赈之策(新书求鲜花)

大唐:开局被李渊忽悠造反李二 第十八章 以工代赈之策(新书求鲜花)(1/2)

第十八章以工代赈之策(新书求鲜花)

“这样,就能消化一大批灾民,使他们有吃有住,谁还往关外逃荒啊。”

“好主意好主意!”

听他这么一解释,就算是再笨的人也听懂了。

李二怒赞一声!

长孙无忌则还是没有明白过来,因为他想,如果用王策这种方法,这样可以解决问题,但时间长了,只赈济灾民,又没有产出,朝廷还是捞不到太多好处。

王策看他脸色就知道他肚子里在流什么坏水!

“长孙老儿,你是不是还不相信我本公子的妙招?”

“不信不信打死也不信。”

“那好,本公子和你打个赌。这一招以工代赈,它日必在大唐推广。试想一下,现在旱灾严重。关内关外,打井抗旱的人都逃走了,工人严重不足。”

“在这个时候,谁能够给这些工人——也就是灾民提供一口吃的。他们自然愿意留下来,打井,挖地,生产,搞种植。”

“到了那个时候,你还会说以工代赈,不会有效果么?”

李二听得热血沸腾,向王策说道:“听你这么一畅想,朕就知道此计必成。”

王策道:“然良策虽好,事缓则圆。李二今天你也不必回去了,你发一道旨意。招聘上千身强力壮的灾民……呃不对,是精瘦但却有力气的灾民。让他们去寺庙和道观以工代赈——。”

——

——

半个时辰后,王策和李二谈完,出去安排夜宴。

李二和长孙无忌这一对君臣,则在说着秘话。

“辅机,王策是个人才,且是个大才。是不是天才朕不知道,也许只有天知道。但他提出来的以工代赈之法。朕看可行。你立即召集人手,由一位朝廷官员出面。”

“以靖安县内大小道观为试点,进行以工代赈!如若成功,像王策公子所言之便利,皆可实施。”

“真到了那个时候,就算是老天再不开眼,关中仍旧旱灾,朕也不惧了。灾荒不可怕,可怕的是流民一旦形成气候,到时候恐怕连朝廷都压不住。”

“乱兵一起,如蝗如虫,铺天盖地,袭卷九州。你知道那后果有多可怕么?”

长孙无忌心知肚明,李二是被王策的计谋给打动了。

这的确是一个天才计划!

而且分步实施,压力极小。遇到的阻力也不会太大。

一旦成功,这可是大功一件!

他长孙无忌没有想到这么好的计策,但能实施它,也算是有所功劳。

现在李二给他机会去实施,到时候在功劳簿上,他长孙无忌也有一笔,心中一乐,立即答应。

便宜你这个臭小子了!

真是荒天下之大谬,堂堂帝国丞相,竟然要按王策这个毛还没有长齐的少年之意思去办事。

这不荒谬,难道还有比这更荒谬的?

甩着袖子,长孙无忌出了王家府门,按李二的要求办事去了。

这一天之内,连跑两趟差事,长孙无忌的命也是够苦的!

不过一想到可能到来的丰厚回报,自然就不觉得苦了。

靖安县衙!

县令正在后堂和三五名夫人小妾用餐。

突然,一名衙役头子涌进来。

“干什么?出去!本县在和夫人们用膳之时,任何人不能打扰,难道你不懂么!”

“大人,不好了。外面来了一个厉害的人物。”

“什么厉害的人物,叫几个差役,轰走就是。”

“不是啊大人。”

差役头子紧张地说道:“这个人,这个人自称什么长孙无忌,并让让大人去跪驾迎接!还说再见不到人,他就要闯进来了。”

“长孙无忌?没听说过!”

县令胖脸一扭,一边抹干净手上的油脂,一边问一名年方十八的夫人:“你听说过长孙无忌这么人么?”

“回夫君的话,妾未听过。”

“嗯,你听到了。本县不认识这么一号主。大概是穷疯了吧,打发他几个子,让他走。”

“是,县令大人。”

未等差役头子出去,长孙无忌带着几名禁军直接就闯入进来了。

一见到后堂这一大桌子的盛况。

长孙无忌就怒不可遏。

“贵县当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天下饥荒,关中大旱,每日都要饿死许多人。没有想到,小小的靖安县,县里的太爷,一地的父母官。”

“竟然能餐餐大鱼大骨,美酒盛筵,不落于朝廷。县令大人当真好神气!”

长孙无忌穿着便装。

虽然出口成章,一开口就将县令嘲讽了个乌七八糟。

但县令不认识他,也可以忽略不理他。

可是长孙无忌身后的几个站得笔直的武士,县令是认得的。

看他们身着禁卫军服,个个如山中猛虎般精壮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