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同人 > 大宋风华之天下谁人不识君 > 二 新官上任方试水

大宋风华之天下谁人不识君 二 新官上任方试水(1/3)

“希文,你知道我一向书读的没你多,司理参军是个何等官儿?大不大?”王焕之边走边问。

“你这是又何苦呢,堂堂太守的儿子,不在家享清福,非要跋山涉水跟着我到那外乡去。”

“你这话说的,就只许你范仲淹划粥断齑成为美谈,我就吃不得苦了?”

范仲淹笑笑,“好了,你知我并无此意。就是觉得让你这样跟着我东跑西跑过意不去,万一累坏你,有负太守大人之托。”

“得了吧,我爹巴不得把我扔出去历练一番。”王焕之嘴里叼着半根黄草,憨态有余,纨绔不足,“我这辈子还没想好要做什么,不过有一点,那就是绝对不做官儿。”

范仲淹意外,“为何?”

“做官儿有什么好的,做得好了百姓爱你,做得不好百姓恶你。还得打点处理好这里里外外同僚关系,瞧着都烦。我爹当了一辈子官,不上不下,倒是常年战战兢兢,累出一身毛病,你就说,这官儿当得有何用。”

范仲淹默不作声继续往前走,眼角低垂着,让人猜不透,他到底在想什么。

长山朱家。

“夫人,夫人!您快看,少爷来信了,中了中了!”朱家的管家兴高采烈地举着一封信跑到了后院。

这是个不大的院子,庭中种了些瓜菜,长着一棵高高的梨树,枝叶散得很开,洒下了大片阴凉。许是主人的勤快,虽然院墙多有破损,却因修补的干净,显得整个地方多了几分安谧。

谢氏正在弯着身子摘菜,闻声抬起头看了过去。

“老李,什么事看把你高兴的。”

“这是三少爷写给您的信,送信的人说,咱家少爷中了今年的进士,天子钦点的,那可不是大喜事吗?”

谢氏颤抖着手接过信拆开来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好孩子,好孩子!他做到了,他真的做到了。”说着泪水便在眼眶中打转。

老管家忙说道:“夫人,这大喜的事儿您可别再哭了,少爷信上还说啥了没?他这一走就是好几年,也不知长成如何模样了。”

谢氏稳了稳情绪,继续展开信纸,开心道:“他说等他到任上了,就把我接过去住。”

老李微顿,表情顿时被捏作一团。

“夫人,这,这是好事啊。”

“对,我的儿子,很快我就可以见到他了。”

谢氏继续低头看那封信,嘴角止不住上扬,未曾注意到墙头上刚刚飞停了一只燕子,叽喳了几声慌忙逃去了。

老李两只手揣在一起,忍不住夸赞道:“三少爷可真行,当初走的时候硬是分文不带,就拿了几件衣服,背着一把琴,一走就是这么多年。可惜老爷不在了,不然……”

“行了老李。”谢氏打断他,收了收脸上的兴奋情绪,“你快去前院忙吧,别又被他们兄弟说了。”

老李顿时不乐道:“夫人,我都这岁数了还在乎他俩说啥吗?这些年他们把你扔在这后院里不闻不问,如今三少爷出息了,他俩还指不定怎么后悔呢……”

“老李。”谢氏正色道,“你在朱家大半辈子了,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老爷的孩子,需要你帮着照顾。你明白吗?”

管家自知失言,忙低下头,不再说话。

“快去前院忙吧。”

“是,夫人。”

范仲淹带着王焕之赶了小半月的脚程,晓行夜宿,终于到了广德县境内,径奔当地官衙去。守衙的小吏见了他们所持官凭,知是新上任的司理参军到了,急忙忙叫人领了进去,引着见过了知州及通判,一番寒暄免不了。

“范司理一路舟车劳顿,眼下也快午天了,今日权且歇下。待明日,本官命人带你先认识认识州衙内的这些人,再带你去街上转转,熟悉一下周遭。”知州甄晓器笑着说道。

范仲淹仔细打量了他一番,矮胖的身形,右手总是不时地玩弄着下巴下的山羊胡,眼睛总是滴溜溜盯着别人转。

“一路上听说这位知州大人人如其名啊。”王焕之小心翼翼地在范仲淹耳边说道,范仲淹好似没听见,捧手谢过:

“有劳大人。”

甄大人派人将司理院收拾了一番,此时正让人引着范仲淹过去。

王焕之早已累得腹中空空,只盼着快点进饭,时不时对范仲淹使个眼色,范不作声却是笑他。

“司理大人,这里日后便是您的公署了。”引路之人指着眼前的司理院说道。

望着门匾上那三字,只觉一颗心热得滚烫,公子攥紧了手中的官凭。

他此生入朝为官的第一步,便从这里真正开始了。

“多谢。”

“后院的住处已经命人收拾了出来,院里原是有位婶娘专管做饭的,名唤李婶。小的另外帮大人找了几个小仆,也好伺候大人起居。”

“你叫什么名字?”范仲淹问道。

这人答道:“回大人,小的名叫沈青,是这州衙内的捕头。大人日后有事,只管招呼一声,小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