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三国:我,左慈弟子 > 21 算来算去

三国:我,左慈弟子 21 算来算去(1/2)

“交易?”段煨不解。

“没错,我想段将军答应我一件事。”刘寻道。

“何事?”

“未来一月,若长安有变,还请将军作壁上观,不要插手。”

闻言,段煨沉思不语。

他是个聪明人,很快明白‘长安有变’必定与董卓有关。

看来朝中反董一派,已准备行动了。

良久,段煨反问道:“阁下何敢与我说这些,你难道不知我是凉州一系?”

“知道。”刘寻点头道:“不过据我观察,将军已在为自己寻找退路了。”

段煨再次沉默,刘寻此言一语中的。

董卓暴虐无度,已让凉州军成了天下共同的敌人。

如此下去,势力不可能长久。

一旦董卓倒台,他们这些凉州嫡系将领便首当其冲。

而段煨守境安民,将华阴一带治理的井井有条,算是留下了个好名声。

到时,即便董卓政权倾覆,他也能凭名声与各方势力打打交道,不至于被群起攻之。

“如何?段将军可愿卖我这个人情?”刘寻适时说道。

“我可以按兵不动。”

段煨话锋一转,“但长安出事,牛辅、董越必会驰援,届时他们经过华阴,我又当如何?”

刘寻道:“还是那句话,请将军作壁上观。将军可以粮草不足推脱,他们也不能怎样。”

“那我卖阁下人情,又有什么好处?阁下又不是朝中那位。”

段煨话虽含蓄,意思却很好懂,他就是在问刘寻会不会取代天子刘协。

刘寻呵呵一笑,摇了摇头:“我就算承诺将军什么,也无人作证。我今日只是给将军指一条路,至于如何选择,全由将军自己决定。”

说完,刘寻起身向外走去。

就在他即将走出内室之际,段煨开口道:“阁下不怕此事被我传出去吗?”

刘寻驻足而立,平静道:“将军如此做,未必能得到什么好处,却会与我交恶,其中利害,将军自行斟酌吧。”

“阁下...”

段煨本想再问刘寻,怕不怕被他扣下,可直至刘寻离开,他也没敢说出口。

刚才在外面,段煨还没觉得怎样。

待进入这狭小的内室,他才发现,刘寻身上似有一股无形威压。

短短几句话的功夫,他的后背已被冷汗打湿。

“呼,刘姓宗室还真是出了个厉害人物。”

段煨长舒了一口气,闭目回忆刘寻先前所言。

不出片刻,他便知晓刘寻并非虚张声势。

他又不清楚刘寻现在在哪,背后是谁在支持。

就算将刘寻的消息泄露出去,又能如何?

空口无凭,董卓岂会在意一个徒有虚名的玄菟王?

他段煨总不能建议董卓彻查整个长安吧?

即使查了找到还好说,若找不到,罪过就到了他头上。

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段煨是不会做的。

况且,他什么都不需要做,便能卖给刘姓宗室一个人情,这笔交易很划算。

“此事就烂在肚子里吧。”

段煨心意已定,当即出帐去找宿卫长,他要加派些人手,以免再有人潜入他的营帐。

......

刘寻本打算在华阴城住上一晚,第二天再北渡黄河去安邑。

但他从段、李二人对话中得知,牛辅此时屯兵陕县。

而华阴、陕县、渑池三地在一条直线上,两两相隔不远。

因此,刘寻变更了计划,他没有休息,星夜启程,估计清晨即可到达陕县。

再者,‘遁形术’需借助环境使用,白天不易施展。

刘寻正好能利用白天调息,保持精力,等夜幕降临,再去军中查看。

“我记得书上记载,诸葛丞相晚年日食三四升米。

虽然丞相吃得少了点,但普通士兵总不至于比丞相吃得多。”

刘寻心分二用,这边骑马赶路,脑中那边已开始做起了运算。

汉制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

据那李都尉所说,八万斛米够军中吃三个月。

假设一个士兵一天吃三升米,这么算下来段煨军大概有三万人。

而段煨军驻守的华阴离关东群雄最远,兵力应相对最弱。

由此推测,处在外围的安邑、渑池二地各有五万比较合理。

陕县是分走了安邑的兵力,不再另算。

加总起来,董卓单单部署在东线的兵力就有十三万左右。

长安一带的兵力,据刘寻调查,有五万之数。

全算在一起,董卓军兵力有十八万。

这还只是常备兵力,真要发生战事,再从百姓中征调,募集个三五万不成问题。

在群雄割据初期,具有二十几万兵力的董卓军,已可谓庞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