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都市 > 富矿 > 第245章 搅黄

富矿 第245章 搅黄(1/2)

    

    一条土坝深入河中间,拦住了大半个河道。这种土坝这条河上有不少,是多年来渔民为了方便下网搞的,枯水季节就会露出河面。

    光着膀子的男人们站在土坝上,挥舞着铁锹把土装上平板车拉走。

    为了防止他们把土直接推进河里,杨东升是按车给他们算钱。

    河上的渔民也来了,他们撑着自家的小渔船,在河里捞水草、捞垃圾、捞淤泥,卖给杨东升的收购人员。

    整条河道从岸上到河里,一片忙碌的景象,就算往年搞河工,也没这么热闹过。

    杨东升也没闲着,他正陪着一群人在码头选定的地址现场勘查。

    这种小码头有现场的设计方案,实地测量过后,直接改了几个数字,就卖给了他们。

    “杨总,码头冬季结冰的问题,你想过怎么解决没有?”码头设计人员好心提醒杨东升。

    这个年代冬天最冷的时候能达到零下十几度,整个河面都会被冰封住,河道上的冰厚到成年人上去跑步都没问题。

    这要是货船来了,直接能把船底撞个大窟窿。

    “这一点你们就不知道了,这里地下有泉水,冬天从来没结过冰,否则我也不会选择把码头建在这!”杨东升开始胡扯。

    沿河地下水丰富,夏季丰水期,河道里的水向地下渗透;冬季枯水期,地下水给河道补水——再晚几个月,雨季到来,河道里的水就会往地下渗,污染地下水了。

    在这个年代的北方冬季,除了几条大河的河道中间,也只有京杭大运河那样繁忙的水道才不会结冰。

    杨东升准备污染清理完之后,把整个河道底部整成筛子眼,不止是码头这一段。

    “原来是这样!”对面点了点头。

    “当然不是这样!”这句话是杨东升在心里说的。

    真实的原因是这一段河道跟顺河大道平行,当初乡里给杨东升划地的时候,因为这一段有河的缘故,所以是给的最宽的,这里上上下下的地都是杨东升的。

    码头起来之后肯定会带动周边的商业发展,这里的地可就值钱了。

    几人正在往回走,前面传来一阵吵嚷声,“你们凭什么不收我们的泥!”

    “这泥是从河里挖出来的吗?”

    杨东升走过去一看,只见是有人拉了一船淤泥来卖,工作人员不肯收。

    这个渔民不老实,他拉来的这船泥,一看就是从岸上挖的,上面的草明显不是水草!

    “这船泥不收,以后再发现这样的,一律取消资格!”杨东升对工作人员说。

    “没有我们,看你怎么清理河道!”撑船的渔民放出狠话!

    这段河道水流较缓,淤积严重,绝大部分河段都达不到市里对航道深度的要求。

    河道拓宽简单,想挖深难!

    市里虽然只要求杨东升做到50吨级内河航船通行能力,但是中国的运输业,从陆路交通,到水路运输,就没有不超载的。

    看看京杭大运河上跑的那些船,仗着河里风浪小,水几乎淹没到船沿上,每年都有不少船因为超载,沉在京杭大运河里。

    何况杨东升的野心,不止于50吨级。

    杨东升必须把河道搞到只要2米半,乃至3米以上的深度,人家货船才愿意来。

    原本没指望人力能把河道挖多深,杨东升现在已经可以控制河道底部的泥土成份,如果不是担心太惊人,他甚至一个人都不用,就能把河道修成!

    回到家,只见机械厂、综合办几人正在等他。

    机械厂刘康、王建国一脸愤愤难平,赵主任一副早知道是这结果的模样,但是仍然忍不住摇头。

    “怎么了?”杨东升问。

    “杨总,挖掘机技术鉴定的事被搅黄了!”

    “谁搅黄的?”

    “矿山机械厂!”

    机械厂的履带式挖掘机做出来了,从矿场的试用结果看还不错,刘康便张罗着搞技术鉴定。

    虽然这些年国内各大重工业企业,通过拼凑也搞出了几台液压挖掘机,但是能投入实用的屈指可数。

    即便是据说投入实用的那几台,在工地上也是当祖宗供着,求神拜佛挖掘机祖宗不要出毛病。

    国产的液压式挖掘机现在能真正当机器用起来,舍得拿来干粗活的,只有杨东升他们一家。

    而且他们生产的这一型挖掘机,无论是吨位,还是型号,其他厂家都没有,属于填补国内空白的项目。

    但就这么个项目的技术鉴定,却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