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明末之兴汉 > 161.加固李家庄

明末之兴汉 161.加固李家庄(1/3)

对余安宁的采访让几位编辑非常满意,最后选择余安宁作为最先的报道对象。
    周杰康作为此次宣传工作的对接人在得到几位编辑的回复后大喜,限于规定不敢给什么好处,但是一些干果小吃之类的送了几大包,并委婉的提出希望文章里能够稍微提下独一旅。
    对于这样的要求几位编辑倒没有拒绝,反正是顺手的事情,又不会影响整体的宣传工作。可以预见,随着辽南的稳定,这里必将是兴汉军的一个新的热点,几位编辑很有可能会长期在这里工作,与各个部门和单位维持良好的关注是很有必要的。
    反正只是顺带说几句,也没有违背事实和原则,何乐而不为呢?
    余安宁的事迹登上最新一期的《兴汉月刊》,在兴汉军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特别是那些文人们,以前那些辽东的落难汉民在他们眼里就是个故事,或者是奏折里不那么详细的数据。现在活生生的一个例子摆在眼前,讲的又那么详细,其中的悲惨都流露在了字里行间,文人们的那股济世救民的情怀又被点燃了。
    上书都督府的士人开始变多了,不过更多都是夸夸其谈,说什么直捣黄龙、救万民于水火之类的大话,实际的意义并没有多少。不过这也表明这些士人对兴汉军的认可,至少将兴汉军当做一盘菜了。
    对于士人的投效,鲁若麟保持着乐观谨慎的态度。这些人是有着自己的理念和抱负的,能不能够为兴汉军所用还要看他们的培训情况。
    没错,哪怕这些文人们自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富五车,但是治理理念不扭转过来,鲁若麟也是不敢用的。
    小到一个组织,大到一个政权,统一认识和思想也是至关重要的,否则等着你的就是无休止的内斗。所以哪怕鲁若麟急缺人才,也要经过培训,合格了才敢用他们,否则就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辽南进入寒冬,鲁若麟也回到了济州岛,至少在开春战事来临前是不会过去的。他现在需要协调后方,为辽南输送更多的物资和人员,辽南那边由王大海坐镇,相信度过这个冬天是没有问题的。
    回到济州岛的鲁若麟根本闲不下来,各个部门的头头脑脑们轮流前来汇报工作,对一些无法决断,或者需要多部门配合工作进行请示。哪怕是有办公厅协助,也花了几天的时间才初步理顺了大局。
    鲁若麟并不是一个专权的人,相反,他对手下非常放权。每个部门都有一定的决策权,除非涉及到比较大的事情,一般鲁若麟是不会过问具体事务的,否则累都要累死了。
    既然任命了那些部门主官,鲁若麟的想法就是要充分信任他们,给他们施展的空间,自己把握好大局就可以。即使有人干的不好,那也可以随时换点,只要大局没问题,不会影响兴汉军的发展。
    “夫君,喝杯茶休息下吧。”李雪晴给鲁若麟泡了杯热茶,顺势走到鲁若麟身后给他按起了肩膀。
    鲁若麟放下手中的笔,舒服的闭上眼睛享受这一刻的放松。
    “这段时间辛苦你了,我不在岛上,很多事情都没有耽搁,做的很好。”鲁若麟轻声说道。
    “没有夫君你在,好多事情妾身都不敢擅自做主,生怕做错了坏了夫君的基业,还要请夫君莫要怪罪就好。”李雪晴小心的说道。
    虽然兴汉军有很多女性官员,但是李雪晴的位置比较敏感,坐镇中枢,联络各方,传达鲁若麟的各项命令,可以说大权在握。
    但越是如此,越需要谨慎。特别是鲁若麟不在的时候,有一些比较紧急的事情都是李雪晴代为批复的,如果真要较真是有些越权的。
    李雪晴本身并不是一个擅权的人,她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来自于鲁若麟,如果鲁若麟认为她侵犯了他的权力,从而疏远自己那就得不偿失了。
    鲁若麟自然知道李雪晴的那点小心思,不过他并不担心。别说大局在自己掌握之中,哪怕是最坏的情况,只要军队不乱,任何人都不可能兴风作浪。
    而军队一直是最忠心于鲁若麟的,可以说从上到下都是鲁若麟的忠实粉丝。加上镇抚司的长期宣传和洗脑,可以说军队叛乱的可能性是极低的。
    “收起你的那点小心思,该你管的事情就要管,做错了也不用怕,汲取教训改就是了。就怕你啥都不管,错是不犯了,事情却耽搁了。”鲁若麟轻轻的拍了一下李雪晴的大腿,小惩薄戒的意思了一下。
    “夫君,我这还不是怕别人说我母鸡司晨吗?”李雪晴撒着娇说道。
    “还母鸡司晨?我们兴汉军母鸡司晨的多了去,不差你一个。只要按照规矩来,谁也说不了你什么,放心去做吧。”鲁若麟瘪瘪嘴,觉得李雪晴这话说的有点像在开地图炮似的。
    “这不是培训班那边传出来的嘛,那些新来的书生们集体燥鼓,说大人不该这么重用女人,现在应该拨乱反正了。搞得姐妹们心里都有些慌张,好多都跑我这里旁敲侧击的打探夫君的想法。”李雪晴抱怨道。
    听到李雪晴的话,鲁若麟猛的睁开眼睛,转过头来问道:“问题有这么严重吗?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