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重生郑经奋斗记 > 第一章 震惊众人的目标(一)

重生郑经奋斗记 第一章 震惊众人的目标(一)(1/2)

郑经站在屋子的窗户前,看着延平王府院子里盛开的梅开,沉默不语,他本是一名现代人,九天前他在厦门鼓浪屿游玩时,不小心掉进海里,灵魂被海底突然出现的一个黑洞吸了进去,附身到现在这具身体里。

花了两天的时间,郑经搞清楚了他的情况,让他意外的是,他附身的这具身体竟然是跟他同名同姓的历史人物——鼎鼎大名郑成功的儿子郑经,他还了解到七天前的时间是永历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也是康熙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永历十六年十月郑经东渡台湾讨平了叔叔郑袭,袭了父亲郑成功明朝延平王的王爵和招讨大将军的职位,十一月下旬回到厦门,所以郑经也算是一名王爷了,这是他做梦都没想到的事情。

穿越前,郑经只是一艘远洋货轮上的水手,一个辛辛苦苦打工的普通人,一年有一大半时间就在船上呆着,交往三个女朋友都以分手收场,他发现自己附身到明末一个王爷身上后,心里极为兴奋,这种名垂青史的机会可是穿越前他想都不敢想的。

郑经业余时间比较喜欢看历史书,特别是明朝的史书,他知道历史上康熙二年十一月,清会勾结荷兰人来攻打厦门和金门,到时郑氏将会惨败,丢掉金门和厦门两岛,加上清迁界禁海的作用,郑氏的实力将会日渐衰弱,弱到连三藩之乱时都没有什么作为,只能退守台湾等待最后被清消灭。

郑经苦苦思索了七天,制订了一个改变郑氏命运的计划,今天十一月二十八日,他将五名郑氏在厦门附近最重要的文武官员召到厦门的延平王府,他要向郑氏五名重臣宣布他的计划,只有取得这五名郑氏重臣的支持,他的计划在开始的困难时期才能有效地执行下去。

站在郑经两边的是两名头戴乌纱帽,身穿盘领大袍的官员,一人面相儒雅,看上去三十岁左右,是延平王府的咨议参军陈永华,他是正五品的文官,盘领大袍胸前绣着一只白鹇;另一人面相忠厚,是郑经的侍卫首领冯锡范,他是正五品的武官,盘领大袍胸前绣着一只熊罴,两人一文一武,是郑经的亲信。

“藩主,您召郑泰五人过来,是要商讨天子架崩的事情吗?”站在郑经右边的咨议参军陈永华揣摩他的心思,问道,永历天子在昆明被杀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厦门,王爷这两周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肯定是在想给天子服丧后拥立新天子的事情。

郑经没有回答陈永华的问题,而是转过头反问道:“复甫,清已经基本平定大陆,天子也在滇驾崩了,只剩我们还在东南独撑危局,你说我们还有光复大明江山的希望吗?”

“藩主,局势到了这个地步,光复大明已经没有可能了,不过我们郑氏海军一流,自保还是绰绰有余的。”陈永华有些震惊郑经语气里竟然流露出想要放弃抗清的意思,他赶紧给郑经打气道,他希望郑经坚持反清复明。

“奇怪,之前藩主明明对形式还很乐观,一定要仿朝鲜例,不登岸不剃发不易服,才愿意接受清的招抚,现在怎么感觉藩主改主意了。”陈永华在心里有些疑惑地想到,真是帝王心,不可测啊。

“自保绰绰有余?我郑氏以前之所以能靠金、厦弹丸之地与清周旋十几年,就是靠沿海居民走私粮食、棉布、生丝、茶叶、瓷器等财货到厦门卖给我们,我们再转买给红夷,靠赚差价的钱来养军队。去岁清把山东到广东几千里沿岸居民全部强进迁入内地,以后沿海居民再想走私粮货到厦门就难了,长此以往,我郑氏将无养军的钱粮,以后自保恐怕将是一个大问题。”萧睿面露忧色地说道,他觉得陈永华太乐观了,金门和厦门离大陆较近,现在沿海居民还能走私一点粮货过来,明年郑氏一旦丢了金门和厦门,退守澎湖列岛和台湾,沿海居民走私粮货给郑氏的难度将增大好几倍,到时郑氏想靠海外贸易继续赚大钱恐怕就不现实了。

“藩主,依卑职所见,继续为大明坚守已没有意义,只要清保证我们的人马和地盘,向清投诚也未尝不可。”冯锡范揣摩郑经的心思,说道,从刚才的话里,他已经听出郑经有弃明投清的意思了,哪怕剃发登岸也愿意。

郑经觉得冯锡范虽然面相忠厚,不过其实很会揣摩领导的心思,是典型的马屁精,原则性明显没有陈永华强。

“可是杨来嘉从北京回来说清已经拒绝了我们不剃发、不易服、不登岸,仿朝鲜例的条件,如果向清投诚的话,恐怕我们就要穿蛮夷的衣服了。”陈永华说道。

“形式比人强,有时候该低头的时候就要低头。”冯锡范说道。

“藩主,您也是这么想的吗?”陈永华没有理会冯锡范,而是看向郑经,问道。

“复甫,希范说得对,人该低头的时候就要低头,况且我们只是暂时向清臣服。清异族入主中原,剃发易服不得人心,政权现在只是暂时稳定而已,我今年虚岁二十一岁,还年轻,等个二十年不成问题,只要我们现在保存好实力,他日天下有变,我们就可以在东南再次起兵反抗清。”萧睿转过头跟陈永华说道,他想到了康熙十二年开始的三藩之乱,他现在暂时臣服清,用十一年的时间储蓄力量,等三藩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