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浪遏飞舟 > 第一章,两少爷临江舒志

浪遏飞舟 第一章,两少爷临江舒志(1/2)

汉水依旧长江流,多少英雄山河走。日月乾坤转秋落叶,坐看天际春风愁。武昌也称江夏城。此地在洪武十四年朱桢率江夏侯周德兴平定蛮夷,由此开始就籓武昌封为楚昭王,他正是个青春少年的王子,年纪已十七岁。此人何等少年得志,荆楚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在晚清以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后传来了不再科考的消息。此时荆楚大地,正稻香荷红。夏口蛇山下走来一对读书人,一位是头系紫红瓜皮帽,身着紫红绸衫,足登红面绣云边锦靴,长方脸型微黑中带红晕的脸,生得浓眉大眼,鼻如悬胆,口阔面俊,说话声音洪亮;另一位是头戴黑色瓜皮帽,身着白色水杉,足登平底白面挽云鞋,脸色苍白,清秀洒脱,说话斯斯文文。前者叫曾吉安,他小名黑子:后者叫王文渊,都是天沔一带上京赶考落榜的秀才,因不满科场作弊而结伴还乡,路径夏口要去黄鹤楼一游。常人说,来到江夏不去登黄鹤楼那是白来一场,为了有个纪念他们也一早从龙王庙坐船过江,从汉阳门直攀蛇山去黄鹤楼。沿途树青叶茂,鸟叫蝉鸣,正好是这景色迷人。

此时天降雷雨,两人撑伞而行。曾吉安看到细雨落在荷塘不由得吟道:“乾坤无限本空洞,浮云变换又无穷。随是居高离尘远,可惜终归小塘中。”其意莫过说仕途凶险,有心灰意冷之感。

然而王文渊接着唱道:“青松虽隐万丛中,却是常年枝头绿。只待天寒地冻时,傲然一尊鼎山麓。”他也不自住的述说情怀,只是与曾吉安不同,有一股拚搏的精神。游山的男女老少见这两人出口成章无不投送羡慕的眼光,而那些大家闺秀、倩妇才女都不自觉地多这两人几眼。心里暗称这两书生气度不凡,尤其是王文渊秀气夺人眼目,女人们恨不得多看他两眼。

曾吉安与王文渊谈笑风生时,听得旁人议论,最近洪湖与岳阳怪事连天。说的是洪湖无故起风浪,满湖是黑浪翻天。岳阳地区也是电闪雷鸣,洞庭湖也是波涛涌动。洪湖鱼虾好多浮出水面,好多下湖打渔的渔民不辛藏身湖底。王文渊一听后一惊,他家就在洪湖之滨的县城,那县城有名大富翁王霸天就是他的祖父。虽他不担心家人遇难,却为老家招遇这不测而吃惊。他比他父亲王富贵要为人好些,他不满父亲为富不仁,但只想能考上大官更加光宗耀祖,同时让湖区人另眼看王家,他家后代并不是都霸道和为富不仁者。曾吉安也吃一惊,他家虽不在洪湖,但自己必仅是洪湖附近地区黄茅山的人。两人又谈起了洪湖老家的风土人情与人杰地里,没有注意有人跟随他们。

黄鹤楼依江居山而建,气势磅礴。黄色的墙、绿色的琉璃瓦、叠叠楼层临江呼风,让人在楼上感到有气吞山河之感,有欲学吕洞宾蹬黄鹤而去之望。站在楼顶,只见浩瀚长江滚滚来,鹦鹉洲一片翠绿,江上百柯争流。这时曾吉安看到龙王口处江面一木船在险浪中摇晃几下就淹没在江水中,他看到就这样活活吞没船上几条生命。他想到洪湖的黑浪翻天噎死了好多渔民,人命在这变化无常的上天面前的确太渺小了,想到再强大的人在自然灾乱面前又是那么无力。岸上的人看了这江面上的人间悲剧,也都叹息不已。他想到自己进京科考落榜,而民间强权林立欺压善良,可是有谁去管啊!自己本想走仕途为民请令、服务穷苦大众,自家进京城参考是一无门路,二没钱才。然而王文渊却没像曾吉安那样看,他家在当地虽有钱,可进了京城他就跟曾吉安一个样了,当然也考不上啊,何况他的文笔赶不上曾吉安,考不上那是当然的事情,他倒认为是个好事情,认为乱世正好出英雄。他就想当个了朱元璋式的人物,只是他在吃苦上赶不上曾吉安,更不能与那放牛的朱元璋比试了。不过他有雄心,他知道做任何事情都有捷径,天帝会给你路子的,那西方的话说,上帝跟你关上了这一扇门,也打开另一张门,只看你找不找得到。所以他有信心,也有毅力,可以在家享福去得到机会。

要亲眼见到活生生的人就这么在长江之中没了,谁还会有游玩的兴趣呢?曾、王两人坐在黄鹤楼顶酒桌边也无心意再喝酒赏景。于是,两人谈古博今,聊起了吕洞宾游此地醉卧前庭画黄鹤起舞,后乘仙鹤而去。伯牙在这江边遇得知音,后又无知音而折琴汉阳。诸葛亮借东风火烧连营,后扶阿斗不成而病劳死。花木兰女装男扮替父从军,后讨厌封侯回故里。七仙女爱董永下凡屈嫁,后被迫百日离。屈原为楚国含恨投江,遗篇离骚后人谈颂。谈了好多荆楚奇事、英雄人物后又谈到当今,而今是朝廷军心涣散、人心不稳。江山虽如此多娇,可四处危机隐藏。谈到如今奸臣当道、科场昏暗,看到黎民百姓生活艰难,就是刚才眼下船翻人亡惨景也叫人同情。两人都是不得志的青年,谈话很是投机,但通过这次科场后两人对人生的领悟又各不相同。这时,王文渊起身走到楼檐边,望长江兴叹:“举步登上黄鹤楼,”

曾吉安起身合来:“江河山川一眼收。”

王文渊又道:“黄鹤楼上看翻船,”

曾吉安悲愤,“眼溢血泪心难受!”于是他俩再没兴致在楼上观望,顺耧梯而下,就信步下山。路上也少不了谈人世间坎坷,谈个人的志向。<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