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我,天下兵马大元帅 > 第一章:选择。

我,天下兵马大元帅 第一章:选择。(1/2)

……

公元1126年,北宋已末。

金国完颜宗望率金兵南下,宋徽宗赵佶畏之如虎,决定禅位南逃。

其有二子出众。

三子郓王赵楷,素有贤名,琴棋书画样样皆通造诣极高,曾匿名参加科举,高居进士第一,也就是状元。

九子康王赵构少年尚武,曾入金国为质,血气冲宵被认做将门虎子,成年后更甚,是赵宋皇室少有的能带兵打仗,还能打胜的。

方腊起义是有宋以来最大的一次叛乱,宋军一败再败,起义军声势浩大,而赵构率军出征,半月定鼎覆灭方腊。

如今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总领天下诸军诸部,在军中威望极高。

这俩人是赵佶几个儿子里最优秀的,一人在文官中声望卓著,一人在军中威望极高,亲信诸多。

不管是赵构还是赵楷都被许多人寄予厚望,不管是谁极为都能够改变赵佶在位的糜烂局面。

但赵佶这荒唐皇帝竟是谁也没传,而是传给了平庸无奇的长子赵桓。

朝野皆惊。

赵佶的心思并不难猜,被称为青楼天子便可知这是多么轻佻荒唐的一个人,善文善画,爱飞鸟虫石,为此劳民伤财。

至于国事。

若赵佶有半点治国之能,这富饶大宋也不至于沦落到如此地步。

他有的只有贪权的心思,他这次是被迫禅位难逃,不想传给有能力的二子,传给赵桓是因为此人忠厚老实,“容易被控制。

等到金兵劫掠退去,他回来做太上皇,还可以大权在握。

在位二十多年昏庸无道,依旧能把控朝政,帝王心术还是有的,只是在金兵南下有覆国之危时还打这点算盘儿。

当真是以为金国举全国之兵南下还是为了打秋风呢。

……

“王爷,国之危矣啊,还请早作决断!”

康王府上,一戎装将军对着赵构郑重请愿。

张俊,赵构的铁杆,在赵构亲率的二十万禁军中执掌一部。

另一侧的儒将李纲出列劝道:“王爷,张俊所言滋事甚大,金兵南下,吾等此事该布防军事,勿要再乱国本啊。”

李纲是赵构亲率的二十万禁军的监军,他是文臣中的异类,好武风,是赵构一手提拔到高位,也是亲信。

又一青年将领出列:“李监军可知金兵南下燕山府破,易州守将降,白河峡谷一战我军又败,城关尽失。”

“前线危机,而官家竟要在此时传位庸碌无能的大皇子,这不就是亡国之举!”

他是韩世忠,后世的中兴四将之一,此时年纪尚轻,说话很冲,被赵构看重屡屡破格提拔,亦是忠心耿耿。

李纲也是心中有火气,怒道:“正是因为如此,国朝才不能再次动荡!”

张俊反驳道:“已是动荡不堪,大厦将倾,为何不破后而立!”

在场多是武人,争的面红耳赤,大有一言不合就动手的趋势。

赵构平静的看着这番景象,一言不发,看不出他心中所想。

武将聚众必谋大事,而此时汴京周遭诸部武将大多聚集于此,便是在筹谋起事,也就是。

造反!

这是天大的事,赵构亲信分成两派也很正常,不是另一派就有了二心。

朝政糜乱,贪官污吏横行,强敌入境,皇帝要禅位难逃,如今的大宋太乱,若是再发生造反夺位之事。

局面将会很糟糕。

“别吵了!”

老将军叫停了诸将争吵,他的威信很高,话出便没人再吵下去。

他是宗泽,今年已是六十有六,是大宋军队的定海神针,是这个时代少有能以少胜多力敌金军的大将,战绩彪炳。

金人对宗泽畏之如虎,称其为宗爷爷,由此便可见其能力。

赵构早年对宗泽尊敬,拜其为师,所以宗泽此时出现在这里,当然宗泽为官多年也不会轻易被拉拢。

更重要的原因是赵佶着实令人失望,徽宗一朝伤了太多人的心。

他叫停了众人,但并未发表意见,直接转头对着赵构一躬身。

“事已至此,康王殿下决定吧。”

他把决定权交给了赵构,并不是这位老将害怕承担责任,事实上他的态度已经表达出来。

诸将都看向了赵构,等待他的决定。

“既然如此……”

赵构也不再沉默,他的神色依旧平静,没怎么变过,这是他心中的想法一直很坚定。

他是一个穿越者,从史书上明白此时宋朝局势有多糟糕,靖康耻前夕,人间惨剧,大宋刻进灵魂的耻辱。

他曾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经营让赵佶传位于他,但最终失败,他的优秀成为赵佶不选择他的理由。

心中彻底对赵佶失望,至于赵桓,他成为皇帝后的剧情在史书上成为了历史。

甚至是赵楷为帝,他都愿意赌一次提麾下二十万禁军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