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修真 > 征帆天涯 > 此情君可知——第一卷的小结

征帆天涯 此情君可知——第一卷的小结

今天终于上传完第一卷的最后一章《此情君可知》,想想还是对第一卷小结一下,而这个章节名正好可以拿来当作小结的标题。

2012年12月28日开始写这个小说,前面在“关于本文”中说过,“我知道这不是一个安静的时代,传统武侠更不合主流,但我没办法改变自己,还是坚持着做完自己的武侠梦,坚持着自己的坚持。”第一卷的写作,有苦也有乐,这种苦与乐,不亲身经历是很难体会的。

一开始写的文字,后来多数划到外传,但这些文字因为自己是第一次写作,付出了很多的情感在里面,王厚小的时候,有我的影子在里面。我出生时父母都四十多岁,我有四个姐姐,但是其中两个死于五十多年前的灾荒。王员外老来得子的喜出望外,是随着我的成长而不断能够体会得出。

2008年6月28日和2011年4月2日,父母相继离开这个世界,哭过也思念过,然而这一切都只能存在记忆之中。

说点开心的吧。

1、小时候,我们村子里有一百多人口,绝大多数都是王姓,离我家很近的一户,姓朱,听说是河南来的。所以,才有了朱自平的雏形。

2、庄昭雪的雏形,是十年前在QQ认识一个日照的庄姓老师,当时聊得很投机,虽然最近四五年很少再聊QQ,但一年还能问候几句,所以我写了庄昭雪这个聪明伶俐的人物。

3、第一卷十八万多字,现在印象深刻的事情是:

(1)一开始的大雪,写的时候天很寒冷,两天后,天降大雪,看着窗外飞舞的雪花,再回味自己描写雪中边王村的情形,不亦乐乎?

(2)王乔洞离我住的地方只有半里的路程,去过多次,写第九章、第十章时,仿佛自己身在洞中,看着洞壁上的无头佛像,想像每一个场景,不亦乐乎?

(3)我有叔叔、姑姑在芜湖,小时候偶尔去芜湖玩,农村孩子进城,处处新奇,自己在写王厚与柳晗烟相逢的那场面,虽然想不起来小时候芜湖是什么样子,但写出来后,不亦乐乎?

(4)铜陵城外林中的打斗,有一部分是当时自己在合肥火车站接放寒假的孩子,在火车站边上一家快餐店里面,用手机一字一字按出来的,不亦乐乎?

(5)我2000年曾去过连云港的花果山,景色什么的,倒没有多大印象,当然知道那里曾经拍过西游记,所以,我将桃花教放在海上云台山(即今天的花果山),不亦乐乎?

(6)写到高兴之处,停下笔冷静思考:这个时候应当怎么处理,哪里还没有考虑到?这种任我摆布的场景,不亦乐乎?

(7)这是一个朋友对小说的评价,谁不喜欢听好话呢,所以我再拿过来听听:“作为一本小说来说只有一个世界体系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出色的文笔,这本书的文笔属于我非常喜欢的那种,冷静而理性,看似平淡,但是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的清清楚楚,它的另一个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它对人物的描绘,在作者的笔下,每一个人每一个行动都出于自己的利益,有着明确合理的原因,让读者觉得十分的自然,很多配角虽然只有寥寥数笔,却让人难以忘怀,作者显然是一个老于人情事故,聪明练达之人,对于人物性格心理的转换有着准确的把握,善于从一些特别细小的地方刻画特别细小的人物的个性,加油大大,支持你”

再往下说就没意思了。就此打住,算是给第一卷一个交待吧。明天将进入第二卷《紫禁之巅》,开始浪漫而又风云突起的江湖之旅,敬请朋友们继续关注与支持……出发!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