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宋:我成了最后一个明君 > 第28章 心学推广,官制变革(第二..

大宋:我成了最后一个明君 第28章 心学推广,官制变革(第二..(1/2)

赵煦要破西夏,必然绕不开逍遥派。

而逍遥派的李秋水,在西夏身为太后的李秋水,同时也是逍遥派分支的掌权人。

大宋五路伐夏失败,其中有一部分原因,也有李秋水动用一品堂力量,进行破坏的缘故。

同时依托着一品堂的力量,李秋水在西夏做到了真正的说一不二。

当朝的西夏皇帝,完全是李秋水的傀儡而已。

“辛苦你了,袁天罡,三个月的时间,能够将域外武林的情报收集的那么详细。”赵煦满意的点头,看向了跪着的袁天罡。

“为陛下分忧,是微臣的本分。”

袁天罡抱拳点头,不良人的上官云阙,慧明,石瑶,蚩笠,蚩离等都被袁天罡派了出去,为了赵煦初步组建起遍布当今天下的情报网。

不过,不良人如今的侧重主要是在西域那边,其次就是契丹那里。

“只是,完全做到能够真正监察天下,可能还需要两年时间。”

两年,袁天罡能够将不良人的情报网,布及到西域,还有漠南漠北。

“两年吗?”

两年的话足够了,他并不心急。

因为大宋的内部的矛盾梳理,短时间内赵煦摆不平的。

如今只是稳住了中央,地方对于赵煦来说才是难题。

不过,也仅仅是难题而已。

解决了高太后的掣肘,赵煦现在已经是真正掌握皇帝大权的天子。

将剩下的事情安排下去,赵煦就让袁天罡退下了。

穿越来的这段时间,赵煦差不多已经适应了当皇帝的生活。

除了年纪太小,没有时间开后宫外,赵煦忙的基本上是朝九晚五。

当然,忙碌的同时,赵煦还有读书的任务。

这个时间轴,赵煦给自己直接安排了大名人苏轼当自己老师,而不是原本时间线的程颐。

随着司马光的倒台,在赵煦的运作下,旧党的势力差不多瓦解。

和朱熹一样开创程朱理学的程颐,开创了‘存天理,去人欲’,创立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名言。

程门立雪的成语也是来源于他,所以赵煦对于这人十分厌恶。

不过,赵煦还有用的上程颐的地方。

那就是,以心学替代理学。

至于,代表着赵煦推广心学的,自然就是被赵煦安排为崇政殿说书的苏轼了。

——

“苏师。”

见到苏轼到来,赵煦轻轻点头。

只是今天苏轼却没有拿讲学,让赵煦有些奇怪。

回京之后他就任职于赵煦的老师,这事还在朝堂上掀起过一阵风暴。

不过,在赵煦的手段下,风波很快平息。

苏轼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很多压力,毕竟帝师的职责可不是任何人都能当的。

话虽如此,他还是坚持了下来。

“官家,微臣辞去崇政殿说书一职。”看到赵煦,苏轼不由得露出无奈之色。

“是这些日子,因心学一事苦恼吗?”赵煦看到了苏轼的愁容,很快就猜到了苏轼的想法。

他借助苏轼这个牌面推出心学,立刻震惊朝堂。

不仅是朝堂,连带着士林都掀起了巨大的讨论当中。

这其中,苏轼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当帝师以来更大的压力。

回京已经有半年多了,苏轼的压力也是与日渐增。

“是的。”苏轼叹了口气,对着赵煦而道,“官家天资聪慧,得天授之,微臣继续担任崇政殿说书一职,不免为人诟病。”

“而且,心学之道,博大精深。臣知晓官家心意,也清楚此事重要性。”苏轼不由得开口,将自己的苦恼娓娓道来,“自汉独尊儒术,儒学就作为正经官方所推崇的学说。如今本朝已经抛弃天人感应,五德轮回,无数欲开辟前路,成就大道。”

“官家欲要再启变法,锐意革新,没有个正经学问是不成的。心学可谓是开辟前路,但对如今大宋,还需因地制宜。”

“臣辞崇政殿说书之责,也是不忍负官家所托,按官家所说的。格物致知,格万物放知天理,专精学术,助官家成就大业。”

苏轼言辞恳切,让赵煦搀扶起眼前的老人。

“罢了,朕就许了苏师了。”赵煦答应下来,继续让苏轼做这崇政殿说书也没啥意思了。

说起来,与其说他教自己,倒不如说赵煦教苏轼。

有后世资料做底子,赵煦直接惊住了苏轼。

也就是在这半年的讨论中,适合大宋的心学一道,才被赵煦和苏轼讨论出来。

如今时代,百家争鸣是不可能的。

而儒学学派五花八门,赵煦不能用程朱理学,那就自然得用心学一道了。

心学比理学的好处在于不死板,而且学心学成的基本上都是名臣。

如徐光启就是心学出身,红薯最早就是由徐光启提出引进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