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唐:从安西都护府开始 > 第二十三章 定计

大唐:从安西都护府开始 第二十三章 定计

嗯?郭威一时有些发蒙。

他记得很清楚,黄巢应该是在唐僖宗广明元年腊月进的长安。

现在不过是乾符五年,应该还有两年的时间。

按理说这中间还会发生王仙芝战死、黄巢被赶至岭南等一系列事情。

怎么现在黄巢就兵围长安城了?

郭威看看柴守礼,开口问道,“黄巢到了长安城下,那王仙芝呢?”

柴守礼一脸凝重:“据说王贼在攻打东都时战死,黄巢已经尽收了王贼部众,自号‘冲天大将军’,威势更盛于王贼在时。”

看柴守礼的神情,此事应该是真的了。

郭威叹了口气,原以为自己回到长安,见了唐王,或许可以避免长安失陷的惨剧。

没想到,该发生的依然发生了。

按理说自己在西域得一系列动作,和黄巢起义完全搭不上关系,但历史的进程确实已经完全改变。

难道是因为葛从周经历了与自己一战,有所成长,在黄巢军中发挥了更大作用?

亦或是吐蕃人受了自己刺激,为了制衡大唐,给黄巢提供了历史上所没有的帮助?

郭威想起了一个后世的名词:蝴蝶效应。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不管怎样,事已至此,关键是下一步如何应对。

郭威先问柴守礼:“柴太守,如今长安危及,你可有什么打算?”

柴守礼摇摇头:“朝中只是传来了消息,却并未有明令。下官除了静观其变,别无他法。”

起兵勤王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像柴守礼这样的边关守将,没有朝廷明令直接领边军入京的话,不管结果如何,一个谋反的罪名绝对是跑不了的。

柴守礼又对郭威提醒道:“郭将军,如今形势有变,下一步如何计划,将军还要细细考虑才是。”

郭威点头谢过:“柴太守放心,郭威回去自会和同僚议定之后,再做打算。”

意外的消息打断了宴会的节奏,回到酒馆,柴、郭二人匆匆结束了宴席。

守礼回了太守府,郭威领都护府诸人至驿站休息。

遇上此等大事,郭威自然要听听下属众人的意见。

驿馆之中,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惊了。

郭威就只盯着宋玉清看,别人不说,宋先生一定会有主意。

果然,玉清先生沉思片刻,起身说道:“都护,玉清这里有上、中、下三策,请都护思量。”

上、中、下三策?宋先生怎么也有这爱好?

饶是现在形势危急,郭威听了依然好悬没乐出来,连连摆手:“也不用听了。先生这上计太急,下计太缓;中计不迟不疾,可以行之。”

嗯?宋玉清完全没体会到郭威的笑点,略有茫然地看着郭都护:我这上策是有些急、下策是有些缓,可是都护是如何得知的?

呃,郭威马上反应过来,如今罗贯中先生还没出世,《三国演义》想来是没人看过,自己串台了。

“呵呵呵呵,我看大家一片沉闷,戏言活跃一下气氛,玉清先生请讲。”

宋玉清也没想那么多,徐徐道来:

“如今都护尚未得朝中册封,想来柴太守不会让都护轻易领兵入朝。”

“但今日我等既然已经在这寿昌城中,柴太守对我等又无防备之心。这上策么,都护不如暴起发难,趁机控制寿昌、取了阳关,而后飞马报知义潮将军,领都护府大军入关。”

“不管长安形势如何,有都护府大军在,都护当可控制朝中局势,驱赶黄巢指日可待!”

这书生还真是个冒险分子。黄巢本来就蹦跶不了几天,自己没必要冒着危险,郭威摇摇头:“中策呢?”

“中策么,都护不妨向柴太守讨一支人马,就说护卫我等入京。”

“这本是当今陛下明令,柴太守派兵护送也是应有之意。都护领着我等,连同这支精兵,先摸到长安附近看看,随机应变。”

郭威不置可否:“下策呢?”

“这下策,都护可率我等退回西域,休养生息、广备钱粮,待中原局势明朗,再做打算。”

宋玉清说完了,其他人再没有别的意见。

郭威考虑一会儿,大概定下了主意:“先生,我们分两步走。”

“先生和杨老、赫连将军、怀英将军,你们四人回西域,连同张都尉,整顿军务、早做打算。”

“义谭将军,可敢和我一同探一探长安城?”

张义谭笑了:“有都护在,义谭刀山火海尽可去得,何况是区区长安城!”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12日到6月14日)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