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三国:我是汉献帝 > 8、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三国:我是汉献帝 8、顺我者昌,逆我者亡(1/2)

陈宫和徐庶不愧是著名谋士,尤其是徐庶,饱腹经纶,这次他主笔,文思敏捷,下笔成章。

刘协看了之后,直呼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徐庶,你拟写的旨意虽然很好,但是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不够霸气,你加上两句定能成为点睛之笔。”

“还请陛下示下。”徐庶拱手,对刘协恭敬有加。

“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简单的几句话,霸气侧漏,尽显帝王掌天下之权柄的尊贵。只要孤若不死,尔等终究是臣。

刘协虽然才不到十三岁,脸庞还有些稚嫩,可是他此刻端坐在龙椅上,睥睨天下,俯视众生。

“陛下英明,臣茅塞顿开。”徐庶面露敬意,拱手弯腰,缓缓下拜。

看着徐庶的样子,刘协微微一笑,“我还不知道你么,这么简单的话语都想不出来?你们这些谋士都有着臭毛病,自诩清高,你这是在考验朕呢,还是觉得自己写这几个字不妥?”

徐庶没有说话,只是恭敬的弯腰下拜。

刘协清楚,其实两者情况都有,既是不便写出来,同时也在考校自己,因为他发现徐庶的忠心值在刚才那一刻,变为100。

对于徐庶自诩清高,刘协能够理解,越是有能力的谋士,他们越是自许甚高。

譬如卧龙诸葛亮,需要刘备三顾茅庐才肯出山。

刘协前几个月已经发布了求贤诏书,还不见诸葛亮、庞统等人来投,甚至都没他们的消息。

他们是真的游山玩水,到了偏僻的地方,还是在故意躲着,待价而沽呢?

“好了,徐元直,你下去吧,将这份诏书抄写几分,分别发给天下大小诸侯。”

“臣遵旨。”

望着徐庶走出殿门,刘协若有所思。

这些个谋士,能收拢的就收拢,不能收复的,必须杀了。

刘协其实根本不需要谋士,他非常了解三国,甚至是了解三国这些有名的人物,可以说他刘协是三国现如今最强谋士,不仅能识人,还能知未来。

招募这些谋士,是为了免得他们为奸贼出谋划策,扰乱环宇清宁。

另外刘协手里有才能的人的确不多。

“哎,我的大殿似乎缺乏点什么点缀,如果让诸葛亮来给我写几句诗词,似乎蛮不错的。”

寻求千古第一谋士,只为让他来写诗词。

“你们不主动来投,等孤处理完手中大事之后,再去找你们,到时候……”

大殿里,刘协喃喃自语。

……

天子诏书,八百里加急,只用了不到十天,各地诸侯纷纷收到。

“袁绍接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将军袁绍维护大汉太平功不可没,朕十分欣慰,特赐御酒十壶,绸缎百匹……”

圣旨前段尽是各种给袁绍带高帽子的,听得他十分舒服。

陛下恩旨又来了,看来陛下很倚重我啊。

之前许攸曾说,陛下恩旨虽多,后面肯定会有恶旨,看来这都是他小人度陛下君子之腹,简直一派胡言。

“袁绍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袁绍面带喜色,不仅没有称臣,而且只是半跪在地。

“大将军莫急,旨意还没宣读完呢。”

“还有旨意?莫非陛下还会奖赏更多的东西?”袁绍盯着圣旨,双眼大睁,脸上尽是笑容,高兴地搓了搓双手,心中甚喜。

黄门继续宣读旨意,“大将军为大汉出兵出力,功传千古,百世留名。”

“只可惜,如今大汉天下百废待兴,京都长安更是被董卓霍乱多年,凋敝不堪,军马钱粮奇缺,军民苦不堪言。朕希望大将军能够体谅朕的难处,上供粮草二十万石,盐铁各二十万斤,以解长安燃眉之急。”

“如果大将军不体谅朕的难处,莫怪朕不体谅你。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钦此。”

“臣……臣袁绍接……接旨。”袁绍听到一半的时候,手就开始抖,尤其是听到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后面的几句,心中居然有些畏惧。

臣毕竟是臣,这东西始终烙印在骨子里。

“大将军,你好自为之吧。”

黄门将圣旨交给袁绍,转身离去。

摸了摸额头的细汗,袁绍一脸阴沉。

袁家家大业大,二十万粮草对他来说并不算什么大事情,可是二十万盐铁对他来说可就有些为难了,这东西在这个时期可谓是战略性资源。

“传许攸、田丰、郭图来,我有要事相商。”

“主公,宣我门来,不知发生了何事?”许攸面带微笑,看见袁绍的表情,他大致能猜到是陛下来了恶诏。

许攸也是三国著名谋士之一,如果不是袁绍昏庸自大,多次不听他忠言,曹操都不是袁绍的对手。

同时他也有谋士的通病,而且病得不轻,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