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唐:贞观第一狼灭 > 第07章 人才!你就是朕需要的人才..

大唐:贞观第一狼灭 第07章 人才!你就是朕需要的人才..(1/2)

杜如晦,自幼聪慧有悟性,少年时期就被前隋视为栋梁之才。

其后加入李家集团后更是得到重用,是玄武门之变的中坚力量。

现如今担任礼部尚书还监管者东宫兵马,恩宠与能力可见一斑。

房玄龄更是不遑多让,少年便博览经史,十八岁就举进士。

同样在玄武门之变中起到关键作用,李二也给予最大程度的信任。

后世总将两人放在一起,合称为唐初明相,这也是房谋杜断的由来。

可就是这种大拿,竟然被一个小小少尹当着面喷为垃圾!

什么垃圾?

干垃圾还是湿垃圾?

脾气向来耿直的房玄龄气的就要上前理论,却被身旁的杜如晦死死按住。

李二好似对这些视若无睹,依然笑道:“不知楚老弟有何高见。”

“高见谈不上,就是心中有些小想法罢了,既然李兄想听,那就就当闲聊了。”

“这次整顿吏治,主要在于朝官和京畿周边官员,顶多涉及到地方都督一级。”

“明面上看,这次整顿力度非常大,效果也不错,可常言道:县官不如现管。”

“即便整风高级官员,可地方上的那些父母官依然该干啥干啥,德行好的能造福一方,德行差的还是我行我素得不到彻底根治。”

“前隋为何二世而亡?除了隋炀帝滥用民力之外,地方上的官员收刮民脂民膏的风气屡禁不止也是重大原因。”

“而当年我大唐龙兴之地是关内,其余地方因为要尽可能稳住局势,所以依然任用前隋官员。”

说到此处,楚炎微微叹息。

“我总与衙役去民间办差,所以见过许多外乡来的百姓,得知分布在州县的两级官员十有八九不称职。”

“所以整顿吏治并不是面子工程,也不是自我安慰,要清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天下万民,为了朝局安稳。”

“如果这种风气屡禁不止没有得到及时地改善,就会恶性循环最后导致大唐步前隋后尘。”

房玄龄原本还想给不知天高地厚的楚炎一点教训。

可听完这番话,桌下握紧的双拳慢慢松开。

那句整顿吏治不是面子工程更不是自我安慰,将房玄龄的心彻底震撼。

就算将京畿周边的高级官员都被整风完毕又如何?

像岭南道江南道那边天高皇帝远的,又如何能为百姓做一些实事?

杜如晦没有想那么多,他只认定了一点。

陛下带朝廷大员到此,绝不是闲聊这么简单。

而当着自己和房玄龄的面谈及整顿吏治,用以不言而喻。

“楚老弟,既然洞悉的如此透彻,那一定有好的解决办法吧?”杜如晦沉声问出关键。

“有倒是有,可这套办法想要实施并不容易。”

李二赶紧求问道:“没关系!楚老弟但说无妨。”

开玩笑,如果真照楚炎说的发展下去,那跟隋末唯一的区别,就是自己这个皇帝不昏庸。

可时间久了,百姓们就会对朝廷失去信心,政令更难下达,涉及的范围实在是太广了。

即便自己在位的时候能稳住,谁又能保证后代子孙不出个杨广那种败家子儿?

楚炎伸出三根手指。

“第一,择长官。”

“针对分布在州县两级官不称职者十居八九的状况,我认为官员的升迁要严格依照政绩,建议加强对官吏的考察,奖励能员,罢免不才,并主张由各级长官保荐下属。”

“第二,明黜陟。”

“此条为弥补第一条,官员想保荐下属,此官员五年之内必须没有任何劣迹。”

“破格提拔政绩卓著的官员,撤换有罪和不称职的官员;并规定京朝官及郡县官吏,有人保举在三年任期届满即与磨勘升迁,否则便要等到满五年之后,方行磨勘,防止官员熬资历,尸位素餐。”

“第三,频检举。”

“从三省——秘书监——六部——察地方刺史以及九寺五监官员;再以两司察州、县官。层层督察,从而形成一个从三省到地方官逐级督察的、严密的考核考绩制度。

“完成以上三点,不说能彻底根治吧,但也能解决十之七八的吏治问题,那些地方上的父母官肯定会如履薄冰。”

说了这么多,楚炎口渴难耐,端起茶壶猛灌起来。

可等了好久也没见这几个人回应。

待放下茶壶看去....

只见仨人俱是长大了嘴巴瞪圆了双眼,一副看到梦中仙女儿的惊愕表情。

而他们内心中早已是惊涛骇浪。

杜如晦:卧槽!捡到宝了!如果把楚炎搞到吏部,除了尚书之外,其余官位任他选,就是左右侍郎都给他我特么也愿意啊!

房玄龄:咋办?现在杜如晦肯定一肚子花花肠子,麻辣隔壁!决不能让宝贝落到吏部,他必须是中书省的!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