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修真 > 全真教主 > 第一回 功名利禄一旦毁 文武之进..

全真教主 第一回 功名利禄一旦毁 文武之进..(1/2)

且说自从海陵王完颜亮准备伐宋以来,百姓身受荼毒更甚。纵贯历史教训:压迫最狠的地方,也是反抗最强的地方。于是,在山东诸地,走投无路、忍无可忍的百姓聚众起义者频发,并且愈演愈烈,直到元朝忽必烈时期都尚未止歇。

王世雄眼见南宋北伐无力,自己满腔热血、一身抱负无处施展,只能苟且于家乡给金人做个收赋的小史,渐渐忧郁成疾,精神变得时好时坏,喜努无常。有时闷闷不乐,闭门不出;有时纵酒高歌,夜宿街头;有时寻山觅幽,几日不归。疯疯颠颠,不可理喻。乡人都对他避之不及,人称“王害风”,又嘲之日“双进士”。这是书中代言“双进士王害风”的由来,按下不表。

且说王世雄一路歪斜地朝着“醉仙居”走来,眼尖的客人早已看见,赶紧埋下头来装作吃饭,惟恐惹上事端。一时之间,嘈杂的店内竟突然安静下来。正忙着筛酒的店主人也觉异样,回头一看,正瞧见王世雄踏进店门,不由吃了一惊,心里暗暗叫苦。乡人为什么会这么怕见王世雄呢?说来其中还有些原由。

原来,自王世雄“害风”以来,行事古怪,常做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来,但是乡人一则忌惮他是金国的官史,王家又是地方的大户,二则王世雄乃前朝武举,不仅臂力过人,而且武艺超群,谁人敢惹?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是,王世雄虽然行事古怪,看似疯颠,但是并不为害乡里,相反却利用职务之便,经常为乡人开脱课税和调停事端。是以,乡人大都是敬重多于厌烦,即使王世雄做出一些非礼之事,也只是无奈和同情,私下传为笑谈,并不与之计较。

却说这店主人本姓王,日常也自酿酒、卖酒,并美其名日“甘河醇”,平日里得王世雄接济不少。是以,但凡见王到来,都是好酒好菜伺候,从不收取分文。当下,王掌柜一见王世雄到来,赶紧迎出柜外,满脸赔笑道:“哎呦,酒监大人,愚兄有礼了!这几日未见大人来小店吃酒,不知可是公务繁忙之故?”

王世雄醉眼乜斜,嘻嘻笑道:“二哥有所不知,我适从终南下来,与纯阳一起吃酒未尽兴,才又来打酒,以备夜间补酌。且与我打满则个。”

店内客人差点忍禁不住,赶紧以手捂嘴,方始强行按耐。原来,这纯阳乃是仙人吕洞宾的道号,他本是先唐蒲州河中府人氏,迄今已逾数百年,怎可能又在一起吃酒?

这掌柜王二哥对王世雄的德行早以司空见惯,不以为然,当下煞有其事的圆场道:“难得!难得!大人能得见上仙,实乃前世的缘份,日后若有机缘,还望引见则个!”然后接过酒葫,分咐小二,“速去给王大人把酒打满。”

王世雄听得悦耳,微笑道:“这个自然,我已与纯阳约定,下次邀正阳于终南东峰吃酒,到时自会引见于你。”那正阳乃是汉钟离,众人听了又差点忍禁不住。

王二哥赶紧作揖道:“如此甚好,愚兄在此多谢大人了。日后,还仰仗多多提携!”又回头嘱咐小二,“再给大人包好两个下酒凉菜。”

稍顷,小二收拾停当,提了过来,交与王世雄。王世雄接过,冲王二哥唱喏道:“如此有劳二哥了。”说罢,转身便走。方走一步,却又止住了,回头说道:“这月的课税不用交了!”言毕,回头便走。“多谢大人了,多谢大人!”王二哥在后头称谢不已。

刚到店门口,只见旁边的一张桌上坐着三个行脚的客人,中间一个高大魁梧、满脸虬髯的客人突然站起身来,冲王世雄拱手揖礼道:“这位大人且留步,请过来吃杯酒如何?”

王世雄听若未闻,仍待要走。这时,坐在下首的一个青年大汉突然也站起身来,拱手揖礼道:“大人,吃杯酒又待何妨?请坐下罢!”说完,伸手便向王世雄的肩头抓去。

这正是:自古英雄多磨难,生不逢时也枉然。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注释:

一、王世雄这个名字乃是他考中进士之后改的,史学家也大都认同,但是到底是他考中文科进士后改的还是考中武科进士后改的,各家却是莫衷一是,各说其辞。有的史学认为,王世雄只参加过刘豫时期的文科,还没有机会等到武科开考,齐国便灭亡了。而麻九畴《邓州重阳观记》中认为,阜昌年间功名脱落,根本就没有设过科考,所以至于双进士之说,无从考究。陈垣、南怀瑾、姚从吾等诸先生皆沿此说。

二、王世雄甘河镇遇吕祖之说,这是全真教公认的全真五祖的学说,各教释然,无可厚非。因为各有各的信仰,各有各的学说,任人都不能妄加评论!做为尊重信仰,笔者认同各派学说,不敢质疑!但做为史学考究,笔者却不敢苟同。但是,不管怎么说,王世雄是在甘河镇遇一世外道人,并得其传授秘术之后,才改名王喆,字知明,号重阳,正式证道的。这一点,是无可否认的。还有的说,王喆东至宁海传道时,在名上又加一吉,改名王嚞,字智明。本书推行正文,仍作王喆。

三、王世雄的父亲应该是在他少年时去逝的,《金莲仙史》中说是在他十二岁时去逝的。因本书需要,是故延后几年,在此说明。据《金莲正宗记》载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