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秦:逐鹿天下 > 31、中原士子齐聚秦

大秦:逐鹿天下 31、中原士子齐聚秦(1/2)

求贤令如同一块落入湖中的大石头,在中原士子之中激起了巨大的反响。

虽说,在此战乱之际,中原其余诸国,也都对人才有着巨大的需求。

但还从来没有哪个国家像秦国这样,敢拿出这么重的奖赏,像是在做赌博一样渴求人才。

齐国有稷下学宫,那是治学用的,并非为了务实和做官。

待遇虽然也不错,但并不能实现绝大多数士子心中的抱负。

像赵魏韩三国,都有礼贤下士的习惯,却又不够直接。

一般来说,想要在这些国家入仕,必须经历好几个阶段的“考察”。

先从当大臣的门客开始,由大臣考察,这叫择木而栖。

而后,再由大臣推荐给君王,由君王考察,这叫君臣问对。

最后,才由君王推荐给朝堂,由众臣考察,这叫朝堂策论。

等三个步骤走完,君臣都觉得没有问题了,才会最终封官入仕。

整个过程,往往会持续好几年的时间。

而那种君王偶然遭遇大才,跳过前后两步,直接拜官的例子,其实只是极少数。

平分下来,要好几代君王才会出现一次。

每一次都被传为佳话,让天下士子向往。

而眼下,最近的一次佳话,便发生在年前的秦国!

卫鞅初到栎阳,在大街上偶遇秦王。

应答几句之后,秦王大惊,直接当街便将其封为左庶长。

这样的传奇事迹,是何等激奋人心?

毫不夸张地说,卫鞅这个“活人广告”,比求贤令的影响更大。

中原诸国士子,对此都津津乐道。

说秦国缺人才,秦王求贤若渴。

这个求贤的人设,甚至把先前秦王修造秦王墓的暴虐形象都压了下去!

受到这波渔轮的推动。

春节刚过,便有六国士子不顾路途危险,陆续驱车来秦。

一时之间,原本人口并不稠密的都城栎阳,竟然变得车水马龙。

而被重新修缮成为太师府的甘龙府上,也是门庭若市。

嬴渠梁自然不愿把选人的大权交给甘龙。

便急忙在南门内城墙边,设了一个招贤馆,专门用来接待诸国士子。

由景监亲自督办招贤馆士子们的饮食,保证招贤馆士子每日三餐皆有肉食和白面烤饼。

这在栎阳,已经是超豪华的生活了。

在秦王的号召之下,栎阳老秦人也非常敬重这些士子。

但凡在城中遇到招贤馆的长衫士子,憨厚的秦人莫不垂手让道。

在店铺买杂物,店主更是将价钱压得如同白送一般。

即便如此待遇,事情的进展依旧不是十分顺利。

一个月之后,来秦的数百士子之中,只有一小半留了下来。

其余大半,都是忍受不了秦国的种种穷困,看一眼就回头走了。

就算是剩下的这些人,也算不上稳定。

每日都有士子在犹豫、抉择。

暂时来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士人们读书习兵,为的就是个功业富贵。

但在秦国,就是做上了大夫,也不如魏国一个小吏富裕。

长久以来的积贫积弱,自然让秦国成为了诸士子心中的下下之选。

若是在之前,根本就没有士子愿意西出函谷关的。

此时能有士子入秦,已经是破天荒的事情了……

这一日,众士子正在会馆互相议论摆谈之际。

忽闻招贤馆掌事高声报号:“秦国国君驾到——!”

众士子大惊,连忙从各自屋内出来,聚集在大院之中。

却见一名身材欣长的黑衣男子,已经提前站在了大院中央。

这人头戴一顶六寸黑玉冠,见之便觉气度不凡,明显便是秦国国君!

众人见这秦王年轻得不像话,纷纷大奇。

同时又觉得,如此年轻的君王,只怕眼界不足,会不识人才。

因此,一众士子看向秦王的眼中。

或多或少都带着些怀疑之色。

众士子在打量着秦王的时候。

嬴渠梁也镇静自若地站在中间,面无表情地打量着众士子。

心中颇有些感慨。

中原人才,果然比秦国多太多了!

嬴渠梁自持有系统在手,平时朝会之后,有事没事都会化装成士子出来逛逛。

以期待着能在街头小巷发掘到可用之才。

但这两个多月以来,整个栎阳城都被他逛完了。

却还是没能找到一个智力在80分以上的老秦百姓。

绝大多数都在60到80之间上下浮动。

今日来到招贤馆,却见每人头上都漂浮着83、86、89这样的字样。

智力值稍微少一些的,都有76或者7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