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我在大唐当神捕 > 第五十二章 发兵吐谷浑

我在大唐当神捕 第五十二章 发兵吐谷浑(1/2)

翌日,李愔被刺的消息传出,整个长安都被狠狠震动了一番。

而今的李愔不再是当初那个游手好闲欺软怕硬的小王爷,而今的李愔乃是大唐第一神捕!

他在长安城中的地位,可谓仅次于当今皇帝李世民!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愔被刺不止是长安百姓感到震惊,还有朝中文武,甚至连李世民在朝堂之上都大骂长安巡防营将军叶朝德。

“父皇,儿臣无恙。”

“昨晚前来刺杀儿臣的乃是江湖一流高手,巡防营未能发觉也是理所当然。”

李愔当即劝慰到,毕竟自己毫发无损,若让叶朝德背了这个锅,那岂不是显得他梁王有些不近人情?甚至昏庸?

李世民听出李愔话里的意思,当即对着叶朝德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

叶朝德如蒙大恩,急忙惶恐拜首,临走时还对着李愔恭敬躬身以表谢意。

“听梁王的意思,似乎知道了昨夜那刺客的身份。”

这时,长孙无忌轻飘飘的冒出一句。

朝中文武均是将目光转向了李愔。

李世民也问到,“是否已经确认?”

李愔在心中暗骂了一句长孙无忌老狐狸。

他被刺杀这件事若是只局限于六扇门,那么他处置起来便可以随心所欲。

可一旦这件事上升到国家高度,由李世民出面,那么性质就完全变了。

因为昨晚刺杀他的,不是别人,正是吐谷浑密宗高手!

“又是吐谷浑!”

“这个吐谷浑当真不知好歹!”

李世民得闻昨晚刺杀者真实身份,顿时震怒,一双眸子之中充满了火星,“小小吐谷浑一而再再而三的藐视我大唐国威,端得该死!”

“父皇,儿臣会处理好此事。”

李愔还想再争取一下,毕竟这件事一旦上升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恩怨斗争,那么他手中的砝码便不会太重。

这件事从本质上来只是一次简单的刺杀未遂,可刺杀者的身份却是吐谷浑密宗高手,说白了他们代表的也就是整个吐谷浑国家。

长孙无忌不点破,李愔不将刺杀者的身份说出来,那么李愔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派人潜入吐谷浑,无论是刺杀,还是暗杀,亦或者是直接捣乱整个吐谷浑国家的行政机构,都不在话下。

而且一旦因此导致整个吐谷浑不得不向大唐认错,甚至归顺大唐,那么李愔的功劳可就大了。

但偏偏长孙无忌看似若无其事,云淡风轻的一句话,却让李愔相当难受。

因为这件事一旦上升到国家高度,那么长孙无忌的话语权就更大了。

按照李世民而今的态度,发兵攻打吐谷浑在所难免。

而大唐发兵攻打吐谷浑,在这件事上,长孙无忌所能起到的作用绝对比李愔大,他毕竟是中书令,而且手握大唐兵权。

再者,长孙无忌还可以顺道让李承乾插一手,这样一来,大唐兵锋所向,吐谷浑哪有幸存的可能?

到时候灭吐谷浑这样的大功,李承乾也能分得一份。

这对于李愔而言,岂会是好事?

所以李愔才会暗骂长孙无忌是老狐狸。

眼见李愔还在挣扎,长孙无忌当即启奏道,“陛下,吐谷浑几次三番对大唐不敬,此次更是暗杀我国皇子,是可忍,孰不可忍,君子以德报怨,小人却以怨报德。”

“借此机会,我大唐正好可以发兵吐谷浑,一举平定西域边境,为将来西进奠定基石。”

李世民好大喜功吗?

并不是。

但哪个君王不希望看到自己的政绩漂漂亮亮的?

更何况吐谷浑在大唐眼中只是芝麻大小的一个小国,大唐兵锋所向,吐谷浑几乎连招架之力也无。

这样的战功,李世民武将出身,哪能不喜欢?

长孙无忌这几句话恰好说到了李世民的心里,可谓对症下药。

李愔不由再度暗骂了一句老东西。

果然,李世民闻言当即一拍身前案几,“好!”

“吐谷浑既不仁不义,那便休怪我大唐无情。”

“李靖!朕封你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帅兵部尚书,积石道行军总管侯君集,刑部尚书,鄯善道行军总管李道宗,凉州都督,且末道行军总管李大亮进击吐谷浑!”

李世民此次可谓下定决心要灭了吐谷浑,光看这出兵阵容,便知他此次志在必得。

这时,一直未曾开口的李承乾忽道,“父皇,儿臣久居深宫,每遇军政决断之事毫无经验,此次进击吐谷浑,儿臣也想历练一番。”

一旁的长孙无忌附和道,“陛下,太子殿下所言极是。想我大唐开国以来,自高祖起到陛下,哪一位皇帝不是从沙场之上浴血征战而归?太子殿下将来必要继承大统,若无征战杀伐之经验,恐怕以后遇事当真不知该如何处置。”

吐谷浑弹丸之地,大唐军锋所致,哪里需要什么浴血杀伐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