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 国宝级私人博物馆 > 第22章 那表情,是看到了ufo?(求..

国宝级私人博物馆 第22章 那表情,是看到了ufo?(求..(1/2)

现场又是一片哗然。

毕竟,

反差太大了。

之前,陈冬是所有人心目中的奇迹创造者,一块传国玉玺,令人亲眼见证了国宝,被无数好事者誉为“江湖即便不见他的人,也都是他的传说。”

结果,

第二次来天下鉴宝节目,从容自信说:又拿了一件国宝,却是个幕本,是个幕本也就罢了,还是一个不怎么入流的幕本。

这样的结果,令人嗟叹不已。

而赵国庆也没有卖关子,直接对着所有人解释道:“我虽然只是看了一眼,但确定不入流,首先是因为它的印章。”

“喜欢古字画的朋友们应该清楚,古代收藏家,都喜欢在自己收藏到的字画上,印下自己的章,其意思,和大家经常写的‘xxx到此一游’差不多。”

“比如,著名的兰亭序幕本神龙本,也就是唐代书法大家冯承素临摹的兰亭序,一直流传至今,现在存放于故宫博物馆内。”

“而这贴字上,留下印章的人数多达二十多人,印章更多,光是乾隆皇帝,就留下了: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石渠宝笈”“古稀天子”、“八征耆念之宝”“太上皇帝”“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等印章。”

“可是……”

“眼前这帖子上,只有一方印章。”

“试想,若是真迹,后世辩机和尚,唐太宗都收藏过,怎么可能没有留下印章?所以,印章,怎么可能只有王羲之本人一个的?”

“而只有王羲之一人的印章,那代表了之后没人收藏,没人印章……一个没人收藏的作品,能好到哪儿去?”

说完这些,赵国庆看了看现场和直播间的反应,都是一片哀婉叹息,当然也有各种“涨姿势”“受教了”等言论,和预料中差不多。

而看向陈冬,

却看到陈冬仍旧从容淡定,丝毫不慌,一副还在坚信这副兰亭序是王羲之的模样,让赵国庆顿时坚定了之前心中的猜想。

他猜想这陈冬并不算鉴宝行当里的大家,只是运气好,胆气足,才误打误撞搞出了举国震惊的传国玉玺,实际上,对文物并不太了解。

是以,

赵国庆觉得,他必须继续对陈冬进行“科普”。

接着道:“除了印章问题,我们再说兰亭序的一些特征。”

“大家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得到了兰亭序真迹后,命令唐代诸多书法大家进行临幕,像现在流传下来的冯承素摹本,虞世南摹本,褚遂良摹本,黄绢本,都是那个时候有的。”

“而其中,又以冯承素幕本最靠近原著。”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冯承素将原著兰亭序中的‘瑕疵’也一并给幕写了下来。”

“大家知道什么是幕写吗?”

“就是在原作表面覆盖一张半透明的纸,先勾出笔划的轮廓,再把空白处填满。”

“这种方法的还原度很高,但笔划中的尖锐之处比如钩和提,往往缺乏棱角,贼毫之类的细节也很难表现出来。”

“所以冯承素采用的是半临半摹的方法,有时双钩填廓,有时直接手写。”

“并且,充分保留了王羲之的修改痕迹。”

“这样一来,冯承素的版本,和王羲之真版之间,差距最为细小。”

“完全可以通过冯承素的版本,去窥探真的兰亭序模样。”

说到此处,直播间又是弹幕汹涌。

“666,涨姿势了。”

“难怪大家都说冯承素版本最好,原来是这样。”

“不明觉厉。”

……

赵国庆的话并未停止,继续道:“在冯承素版本中,行文整体呈现的是:开头部分行距宽松,结尾部分却比较拥挤。”

“这代表了,纸不够了!”

“不是冯承素的纸不够了,是兰亭序真迹的纸不够了,而冯承素按照真迹的样子进行临幕,才会这般。”

“可是,陈冬先生带来的,整篇文章间距得当,错落有致,比之冯承素版,在排版上强了不止一筹,但却绝对不会是真迹。”

“而且,是很假的东西。”

“因为它通篇文章,已经和冯承素版本的大不相同,排版不同,字体结构也不同甚至,连基本的字体位置都不同。”

“这,是相当一般的仿制品。”

其他三个老师,纷纷点头。

也都各自发着各自的论点,但基本一致,陈冬带来的兰亭序,和他们所见到的那些珍贵幕本兰亭序,相差很大。

所以,这是赝品!

极其普通的赝品。

“卧槽,这么一解释,果然是赝品!”

“陈冬兄弟,失误了吧,来鉴宝前,都不和各版本的幕本对比一下的嘛?”

“以为是个惊喜,没想到是个闹剧。”

“白高兴一场。”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