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玄幻 > 被召唤成巨人是什么体验 > 第464章 传染性极强

被召唤成巨人是什么体验 第464章 传染性极强(1/2)

    次日上朝,纣王一身脂粉气姗姗来迟,群臣都面带不豫。沉迷美色耽于享乐,这非明君所为。

    司天监太师杜元铣首先出列,对纣王道:“臣有事启奏,为保国安民,靖魅除妖,以隆宗社事:臣闻国家将兴,祯祥必现;国家将亡,妖孽必生。

    “臣元铣夜观干象,见怪雾不祥,妖光遶于内殿,惨气笼罩深宫。臣切思:自苏护进贵人之后,陛下朝纲无纪,御案生尘。丹墀下百草生芽,御阶前苔痕长绿。朝政紊乱,百官失望。臣等难近天颜。陛下贪恋美色,日夕欢娱。君臣不会,如云蔽日。何日得睹赓歌喜起之隆,再见太平天日也?

    “臣不避斧钺,冒死上言,请将苏贵人打入冷宫以正朝纲。”

    这番话倒是说得慷慨激昂,意思就是他夜观星象发现苏妲己是个亡国的妖孽,要祸害商朝的朝纲,所以才会弄得纣王经常不上朝,连这百官所站的御前阶梯都有尘了。

    这话当然是夸张,但意思是这么个意思,总之你纣王不将苏妲己给打入冷宫,那肯定要后悔的。

    纣王心中恼怒,这将自己说成是无道昏君一样,着实可恶。但他并未让左右上前将杜元铣拿去炮烙了,而是反问道:“杜元铣你执掌司天监,不仅观星相运,更掌春耕秋收之事,孤远的不问,只问你朝歌之事。今年秋收几何?”

    “回禀陛下,朝歌今年风调雨顺百亩良田可收两百石,朝歌良田共万亩,可收两万石。”杜元铣毕竟是忠臣,这种本职工作自然是清楚的。

    “答得倒是不慢,但去年朝歌有风灾,收两万两千石,今年风调雨顺,反倒收成少了,你作何解释?”纣王又问。

    “这……”杜元铣答不上来。

    对答至此,朝廷众臣便是一阵窃窃私语,望向杜元铣眼神都有几分狐疑。

    杜元铣只觉得一阵冤枉,农田收成受很多因素影响。这年代又没有什么化肥可用,全靠田地自身肥力,可不是说风调雨顺就必定能够丰收,毕竟还有虫害等因素,再加上耕种之人差异,差两三千石真不是什么夸张之数。

    但杜元铣就算这么解释也没人能理解,在场大臣里面,除了他之外,没几个懂种田,只会跟纣王一样想,风调雨顺还少了收成,是不是有人中饱私囊?!

    杜元铣敢拍胸口说自己没有这么做,但下面的农税吏怎么可能人人清廉无比。只要有人要查,必定能查出许多不法之事来。

    到时候,他杜元铣就怎么解释都没用了。

    杜元铣额头冷汗涔涔,没想到一向不理农事的纣王还能提出这种问题,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作答。

    纣王却没继续逼问,反而宽慰道:“杜太师,孤明白朝政之事千头万绪,无法面面俱到。然农耕之事乃天下第一等大事,你可要再多用心。”

    杜元铣正松了一口气,却听纣王话锋一转,继续说:“孤也不逼你,何时你能与孤保证风调雨顺之年,必定能比灾年多收,再来与孤论一论究竟谁耽于享乐不务正业。”

    这话就诛心了,刚才杜元铣就是说纣王耽于享乐不务正业,结果纣王反将一军,若是杜元铣坚持,纣王就要先办他一个渎职之罪。

    司徒梅伯见纣王三言两语说得杜元铣羞愧而退,竟然轻而易举便摘掉了自己昏君的帽子,便上前一步启奏:“陛下,请恕老臣直言。早朝乃国之根本,陛下乐于深宫,朝朝饮宴,夜夜欢娱,不理朝政,不容谏章。

    “臣闻‘君如腹心,臣如手足’,心正则手足正,心不正则手足歪邪。古语有云:‘臣正君邪,国患难治。”臣等只想陛下勤于朝政,莫要沉迷美色。臣斗胆,请陛下贬苏妲己入冷宫,以正朝纲。”

    梅伯这话跟杜元铣差不多一个意思,要是纣王继续沉迷女色,那下面的臣子可能会有样学样,一个个都不顾朝政,从此以往便是社稷大祸。

    纣王听了,也不动怒,只是冷笑道:“梅伯,我原以为你身为三朝老臣,在朝堂之上必有高论。没想到竟说出如此粗鄙之语!我有一言,众卿静听。

    “昔日先帝游于御园,领众文武玩赏牡丹,因飞云阁塌了一梁,孤托梁换柱救下先帝,方得此位。孤登基八载,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八百镇诸侯尽朝于商。

    “如此种种,若如梅伯所言,孤君心不正,能有如今面貌?

    “每年冬季百姓受雪灾侵扰,流离失所,年年有千百人冻死,梅伯你贵为司徒,何曾进言为百姓请命?还需王子出言建造南园坊,得意感动上苍,庇护万千朝歌百姓。殷郊吾儿年仅十岁,也懂体恤民情,若是孤君心不正,能养出这样的孩儿?

    “而南园坊建立至今,梅伯你可曾去看过一眼,可曾想过如何让百姓温饱,不至冻饿于路?反观尔等庙堂之上,只论帝王过失,却人人家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