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二一六章 并无戏言之心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二一六章 并无戏言之心(1/2)

    漕运立场的这个,应该是最具有政治智慧的,所说的话,除了明显的否定九处钱监制钱,其他都照顾到了。

    就是赵曦开始也听着有倾向他的意思。

    至于那些手里新币到手的……现在已经是初冬,漕运很显然得停运,也就是说,人家给他们留了近半年的时间。

    所有人都仿佛清楚新币铸造的数量,别看太子殿下在惠民河边上,搭那么大的架子。

    就看现在太子殿下圈住的地盘,感觉就跟建座新城一般。可大家对于制币,多少年了,基本的产量是清楚的。

    国朝九处钱监,一年的总制币量,也就二三百万贯。新钱监又能有多少?更何况护卫营招录的钱监工匠更是有数的,比国朝早期的四大钱监人数要少……晾他也做不出多少新币。

    铸币是有固定程序的,从陶范、铸币、打磨等等,哪一项都不可或缺。就新币这般精致程度……一个个有恃无恐呀。

    各自有各自的想法,争论的结果是……保持现状。没办法,拥有并收购新币者,在整个朝堂占多数,无论是不是有充足的理由,都扛不住庞大的群体基数。

    自始至终,相公们没有掺和,就看着一个个嚷嚷,还看着太子殿下,等着他表态,甚至看官家,希望能看出点猫腻来。

    没有,什么表现都没有,没有被嚷嚷的恼怒,也没有任何担忧,似乎父子俩胸有成竹……

    赵祯胸有成竹的时候少,特别是朝议时这种乱糟糟的情况,他多数时候是会烦。

    这次不会。儿子说了,即便是配方交于朝廷,到了其他钱监,也做不出汴梁钱监这般的新币来。

    而新钱监的产量,儿子又说了,国朝九处钱监的制币总量都不及汴梁钱监。甚至就是当下,新钱监都可以在三个月内,完成国朝一年钱币的总量。

    这还有什么可担心的?无非是看看这些臣工各自的立场罢了。

    这事就这么了了,再次搁置不议。

    时隔一个半月后,新旧币兑换再次置于朝堂商议。

    这次的份量明显不一样了。是由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包拯包希仁、三司使张方平张安道、参知政事曾公亮曾明仲联合于朝议时提出。

    “陛下,诸公,如今新旧币兑换之风已有不可控之迹象,甚至在边境榷场,乃至市舶司均因新旧币兑换而繁乱。老臣奏请朝廷,务必拟订方略,制止兑换之风。”

    “陛下,国朝看似并无钱荒之忧,但兑换之风演绎终将导致旧币崩溃,而新币尚不能满足用度,此状况与钱荒并无二异。”

    “如今市易已有拒收旧币之为,并越发严重。黎民并无新币,旧币一旦被商贾拒收,势必造成货品价格上涨。已到不可不治的境况了。臣恳请朝廷,采取措施。”

    “如今,不论由九处钱监一并铸币,亦或是新钱监加大制币量,万不可如此听之任之。”

    有那么严重吗?没有!市面上是怎样的情况,赵曦一直是关注着的。他没有折腾自家赵宋的心,更懂的市场规律。

    会不会演变到那一步?肯定会。这也是赵曦跟张方平交流过的。

    半个月前,新钱监的新币储存量已经达到了五百万贯的规模。

    两条运输线,每一条都不足以确保铸币的原料总量,但搁不住源源不断呀。

    并且,在上次朝议之后,赵曦便向老爹讨要了部分人……皇城司探事司的人。这类人是分布于国朝各州府郡县的,由老陈琳统一调配管辖。

    就从那一次朝议开始,新钱监便三班倒,歇人不歇工坊,日夜不停的制币。

    同时,护卫营和探事司,分散于国朝各州府郡县,贩卖新币,收购旧币,同时还运送原料。

    这一个多月内,将近两三万人在服务整个新旧币的事。

    老陈琳时不时的会去看看,他的看管自己的这些孩儿们,别给太子殿下的谋划捅娄子。

    一直以来,老陈琳以为太子殿下这般操作,目的是为了趁着新旧币混乱之际,也如同朝臣一般,赚些钱粮。

    当铜矿供应不足时,陈琳看到太子殿下将回收回来的旧币,直接置于熔炉时,他才发现他错了。

    太子殿下在谋划一个很大的局。

    确实,要说赚钱,这时候已经赚了太多的钱了。不足半年,几乎赚取接近汴梁一年的商税收益……

    “殿下,新钱监对如此境况可有应对?”

    这不算责问,更像是问询。

    富弼一直关注着此事,他看不透,但并没有因为财货而丧失执宰的操守,也没有学包希仁去省钱,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

    该付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