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唐一字并肩王 > 【13】早朝

大唐一字并肩王 【13】早朝(1/2)

  五更天。

  月明星稀,天微微亮。

  树枝上,早有鸟儿起来觅食。

  农人家养的公鸡,也开始鸣叫起来。

  白露在星光的映射下,散发着点点的光芒。

  微风吹过,露珠从树叶上坠落下来。

  百官上朝,以鼓声为号令。

  当象征着五更天已到的鼓声响起,一应朝堂重臣,开始鱼贯而入,涌入太极殿。

  古代皇帝和朝中重臣,每天都要上朝,以致于他们都习惯于早起。

  相反那些六品小官,可以睡到很晚。

  因为这些官员,除非遇到初一和十五这种大朝,或者皇帝有事召见的时候才上朝。

  李渊端坐于龙椅之上,待文武百官行礼之后,今天的早朝正式开始。

  文官行列,李世民以尚书令、秦王的身份位列第一,高士廉次之。

  武官行列,李长青站于守卫。他乃天策上将,身份尚在亲王、三公之上。

  如今太子李建成被废,李长青就是大唐帝国的二号人物。

  除了李渊之外,其余人的身份地位皆在他之下。

  即便李世民见了他,按照礼制也是需要行礼的。

  礼部侍郎从文官行列站出来,说道:“陛下,今太子之位空悬,于国有忧,还请陛下及早新立皇储。”

  话音落下,朝堂文武,个个将目光看向了李世民。

  毫无疑问,现在有资格担任太子的,就只有他一人了。

  李渊沉吟片刻,瞥了一眼眼观鼻鼻观心,站得笔直的李世民,说道:“设立太子,乃社稷之重,不可操之过急。”

  尽管心里早有准备,但当亲耳听到李渊推迟设立太子,李世民心中还是一阵失望,脸上却始终挂着亲和的微笑。

  倒是文武百官对李渊此举十分不解,李世民很优秀啊,为什么不立他为太子?

  礼部侍郎又道:“臣以为,国不可一日无君,亦不可无皇储。皇储事关社稷稳定,乃国之大事。始皇帝未立长子扶苏为太子,导致赵高、胡亥篡权。秦朝二世而亡,便是前车之鉴。”

  李渊脸色一沉,眼神当中带着一丝愠怒。

  高士廉见状,连忙上前一步,道:“启奏陛下,近来有边关奏报,异族愈加猖狂。北有突厥不断骚扰我大唐边境,西有吐蕃虎视眈眈。臣请陛下派大军支援边境,抵御异族之祸。”

  作为李渊麾下第一谋士,高士廉不止能谋善断,察言观色的能力也很出色。

  高士廉把话题拉开,李渊的脸色明显缓和了下来。

  道:“突厥豺狼之心,屡犯我大唐边境,当携百万大军尽灭其国。然我华夏内战刚刚结束,大唐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尚需时间休养生息。

  昨日,天策上将请命坐镇幽州三年,朕已应允。命天策上将下月初三,率八万白袍军驻扎幽州,以镇突厥。”

  李长青闪身而出,面容肃然,眼神如电,朗声道:“儿臣领命!此去幽州,定当为我大唐永绝突厥之患!”

  李渊含笑点头,又道:“吐蕃两面三刀,一直在大唐和突厥之间徘徊,是个十足的墙头草。兵部尚书李勣何在?”

  立马,一个身材并不是如何壮硕,看上去还有点儒雅的将军走了出来。

  “臣在!”

  “命你领三万大军,防守边境。吐蕃若敢有异动,立刻以雷霆手段击之!”

  “臣,遵旨!”

  吐蕃实力与突厥相比,差的太远。

  眼下大唐帝国还没有底气跟突厥开战,但却丝毫不惧吐蕃。

  早朝,便是用来给皇帝和臣子们商议并处理国家大事。

  如若皇帝是明君,许多时候,都会和大臣争执的面红耳赤。

  随着大臣们一条条奏报上表,李渊也一个个命令颁布下去。

  当早朝接近尾声的时候,李世民从文官行列站出来,说道:“父皇,儿臣有事要奏。”

  “何事?”

  “六弟今年十七,尚未娶妻生子。此去幽州,一去便是三年。儿臣奏请父皇,在六弟前往幽州之前,帮他成一门亲事。”

  为了江山社稷,为了能够稳妥的继承皇位。

  李世民听从了长孙无忌的建议,迫不及待的想要让李长青尽快完婚。

  只有当李长青和李秀宁之间再无一丝可能的时候,潜藏在李渊心中的“皇太孙”才不会出现。

  为此,放弃心爱的女人也亦无不可!

  听完李世民的奏请,李渊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道:“世民此言大善,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长青的婚事,当尽快安排。”

  以女子身份,站在朝堂之上的白袍军副帅李秀宁闻言,脸色猛地一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