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修真 > 神话版明末 > 第二百零八章 可怕猜测

神话版明末 第二百零八章 可怕猜测(1/2)

    山西总兵吴重阳是一名老将军,他这个年纪的将军怎么也打过三大征中的两场。

    能活到现在的老将军,多多少少有一些战场直觉。

    青巾贼能一战袭破寿阳,又迅速分兵进占临近州县搜掠钱粮、人力,怎可能放着混乱的太原不打,反而摆出围困的姿态?

    历来zào fǎn之乱军,讲的都是游动、伺机破敌,哪有这样明目张胆打攻坚战的?

    要知道,偌大的太原只有两支守军,参将查克镕所部千余人救援榆次时被一战打光,才跑回来几十人。余下的就一支巡抚标营,巡抚标营不到两千人,仓促动员乡勇民壮也站不满城墙,如何抵挡?

    再看看查克镕所部怎么被打光的?

    青巾贼又不是突袭,而是摆出堂堂之阵夹击过来,连gōng nǔ火器都没用,仅仅是刀盾手三轮投qiāng……就把查克镕所部打崩。

    查克镕死的惨呀,听说十几杆投qiāng招呼到身上,连人带马扎在一起,模糊一片。

    吴重阳又不能无所举动,就率部两千离开宁武关前往沂州扎营,召集晋北各路参将、游击前来汇合,准备集结兵力后,与宣大军一起南下打一场决战,避免孤军南下。

    宣大总督节制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兵马,这三地还有巡抚、巡按,还有监军御史、内监,形成了相互钳制的严密监督体系。

    山西巡抚刘策的命令很重要,可宣大总督董汉儒的命令才是正管命令,优先权在刘策之上。

    吴重阳多方取证,不断将青巾军的实力夸大后向董汉儒报告,就两个意思:青巾贼在太原设引蛇出洞之计,山西兵马孤军南下势必被歼灭;没有援军的情况下,自己怯战,不敢打。

    他态度明确,刘策再三发来的催促军令也都原文转送董汉儒处。

    董汉儒也头疼,宣大总督历来有一支七千人编制的总督标营,这是九边最大的一股机动力量。

    本就拖欠军饷、口粮补给,抚恤未发,漕运截断后无异于雪上加霜,宣大督抚手里个个没钱,以至于连总督标营的开拔饷银都拿不出。

    开拔饷银也不多,每个军士也就三两,这是传统的赏银,历来宣大兵马不管去哪里打仗,这三两开拔赏银是不能少的。

    董汉儒凑不出这笔开拔饷银,就连七千标营出征的补给也凑不够,这仗还怎么打?

    天启二年,漕运截断后,形势就这么的糟糕。

    董汉儒的请求粮饷的奏疏,及刘策的奏疏几乎不分先后送到天启案头。

    只是扫一眼董汉儒的奏疏,天启就随手丢下,对身边魏忠贤说:“京运若是有粮,天津纤夫也不会作乱。”

    魏忠贤脸上没多少笑容,他家乡就在此次dòng luàn波及中,也不知多少亲族好友被杀,或裹挟从贼。

    天启拿着刘策的奏疏也是心乱如麻,散步走着,眉目无情。

    如果刘策的猜测是真的,那山西的青巾贼就如内阁批注的票拟一样,是国朝第一祸患,会掀起一场波及全国的内战。

    戚家军何等战绩,那青巾贼就能在山西打出什么样的战绩。

    想打赢青巾贼,那只能拾起戚家军的老办法,重新启用戚家军旧部。可戚家军旧部不声不响间弄出个青巾军,谁还敢开口提议重用戚家军旧部?

    细看九边、京营将佐屡历,戚家军血脉、传承已经断绝。

    戚金可是自幼跟着戚继光左右南征北战的元勋级别人物,却被压制了一辈子,至死才以真定游击的身份加入浙军充任参将。戚金如此,其他戚家军二代、三代被压制的有多惨烈。

    谁敢提举心怀怨恨的戚家旧部?若是临阵反戈,谁举荐谁负责。

    不举荐不犯错,内阁那么多人,就没一个敢提议的,更没一个提议招安的。

    若刘策的猜测属实,招安青巾军就是目前上策中的上策。

    青巾军只是攻陷寿阳、榆次,对太原围而不打,没把事情做绝。

    就算攻破太原不杀晋王,兴许还能就赎回晋王一家之事与朝廷搭上线,谈一谈招安的事情。

    甚至,青巾军拥立晋王为帝,也是可以招安的……死晋王一个,总好过死百万军兵。

    刘策的猜测,已让天启息了围剿山西青巾军的心思,这帮戚家旧部闻风而动,肯定不打无把握的仗。现在派多少人去山西,都不够人家砍的。

    倭寇多凶狠?人家能打出千比一的战损比例。

    可又不能不管,管的话又管不住。

    刘策奏疏已在内阁走了一趟,过几日京中上下势必知道青巾军是戚家旧部作反、捣乱。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