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修真 > 神话版明末 > 第一百四十六章 流言

神话版明末 第一百四十六章 流言(1/2)

    井陉官道上,吕秀才与白仲虎向东而行,同行的还有许多山西入京的商旅、士人。

    一路人不论商旅还是士人,多是小心翼翼东张西望,生怕近来传说中的凶兽从山岗上一跃而下,扑杀行人。

    勋臣贵戚争抢钱窝爆发火并之事,并非稀奇,路上多有商旅交谈,皆是羡慕。

    这刀qiāng、器械一动,抢来的何止万贯家财?

    哪个不眼馋?

    只恨自家不是勋戚,抢了也站不住跟脚。

    不说勋戚勋臣报复抢夺,光是地方官府围剿你也扛不住。

    你不是开国、靖难勋臣之后,也不是皇亲国戚,你凭什么争抢钱窝?

    两人在北岔口转向前往威州镇,沿途可见大队人马走踏痕迹,倒是山野平地冷寂一片,看不出烟火气息。

    北山教区能动员的三分之一青壮去了矿场,这也是最能打的青壮,堪称各家的顶梁柱。

    余下的信众大多已返回家中,只有三四百人驻守威州镇城。

    吕秀才二人抵达时,白秀才、李秀才这里正草拟赏格名单,吕秀才未能参与一线战斗,插不上话。

    白仲虎倒是没这个自觉,瞅着赏格,见周二郎名列第四,赏格只有‘细白毡布两匹,棉花十斤,米五石’。当即就说:“哥,周二郎这回代表张公领队,难不成犯了差错,才落个第四?第四怎么才这么点赏格?”

    白秀才提笔记录赏格数据:“二郎中规中矩并无过失,身为领队这已是难能可贵之事,位列功勋第四是大伙合议,张公认同,二郎也支持的。至于这点赏格,已不算轻。”

    白仲虎翻动名册,见功勋第一写着‘西寨宋彦平’,赏‘苏绣一匹、青绢三匹,细白毡布两匹,棉花十斤,米五石’:“这人何等功勋竟能位列第一?”

    又见第二功勋是自己亲哥白孟龙,赏格比起第一宋彦平来只少了一匹苏绣,战功第三是一个叫段延熙的右屯军户,赏格只有一匹青绢及毡布、棉花、粮食等物。再后面战功第五赵奎勇,赏格只有细白毡布一匹,棉花十斤、米五石。

    只觉得赏的太轻,又不好明说。

    翻动名册又找到斩首功赏,倒是给的丰厚,宋彦平阵斩游正道,赏银百两。

    斩首功劳才给赏银,这是之前许诺的事情,不能缩水。

    私下里,白仲虎询问此事,白秀才自有回答:“圣教扩展行的是堂堂正正之事,所求长远,非是贪图近利。哪能如强盗凶徒一样开了威州镇城,就胡乱封赏一顿?杆秤分金银,这是梁山好汉行径,非是圣教手段。”

    “真把这偌大的基业瓜分下去,变得零零碎碎,这圣教基业也就毁了。”

    “如今张公手握这一万两千亩良田,周围村寨各家谁敢不服?谁又敢生出二心?”

    “又并了矿场,远有京中勋戚虎视眈眈,近有官府豪强磨刀霍霍,圣教中人谁敢大闹事?”

    真把良田、矿场分出去,人心立马就散了,说不好好会生出卖掉张宗柔及自己一拨人的想法。

    白仲虎听着也有理解:“则就跟吴老汉一样的算盘,得吊着大伙胃口,赶驴子一样让大伙出力气。”

    “正是此理。”

    白秀才笑着点头,吴老汉是村里的邻居生了三个水灵灵的女儿,原本闺阁待嫁时,吴家有个什么事情,别说村里的各家少年,周围村寨都有少年来吴家帮忙。

    也就那两三年的时间,吴家就翻新了门面,许多少年、山民帮工下还增筑了二楼。

    后来三个女儿陆续出嫁,吴老汉身边也就没人巴结奉承了,也显得冷冷清清。

    土门村,周舒娥又在后院清扫鹅棚,邻居家的刘娇娇从后门进来:“舒妹,你听了没?西边儿几家贵戚打得可惨了,听新来的晋商说路边的雪都染红了,还有人在路上捡到了人的肠肚。”

    周舒娥手里正捧着两个新鲜鹅蛋:“还不知道,姐姐知道是谁家赢了?”

    “也没人能说清楚,只是见了许多厮杀场景,官道两边树木多被砍伐,见那伙晋商说的凶,应死了二三百人吧。”

    刘娇娇说着面有笑意,周舒娥脸上担忧之色挥之不去。

    就听刘娇娇安慰说:“舒妹你家二郎哥哥是村里领头人,还有赵家老汉压阵,赵老汉是老军伍,打不赢总能带着人逃回来。再说咱村里人机灵,虽入了圣教,打不过总会跑回来几个。现在一个人都没回来,难不成全被人杀了?”

    周舒娥听着也觉得这道理不赖,长叹一声:“本以为张公是仁善之人,不想二哥、五郎也跟着卷入厮杀中去,不知何时能休?”

    “舒妹你是多虑了,昨日二郎哥哥带人开拔时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