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唐铁肩王狄光嗣 > 第49章 “一万年太久!”

大唐铁肩王狄光嗣 第49章 “一万年太久!”(1/2)

    “回正使的话,具体的数字我等几人俱都无法准确算出,因为愈往后面数值就愈加可怕!这···这所需粟米···我吐蕃是断然拿不出的!”

    钦陵的一个属下,战战兢兢,躲躲闪闪,终于说出了一个可怕的事实。

    但钦陵似乎根本不信,他听着属下如此“污蔑”“看轻”吐蕃,当下就怒从心头起,爆喝道:“住口!你竟敢如此大灭我吐蕃的威风!”

    “回去再找你们几个算账,些微小事都能办成这样,你们也太没用了。”

    钦陵甩下一句话后,便亲自走下高台,他准备亲自下场,计算所需放满六十四个小釜所需的粟米量。

    钦陵下台了,留在台上的人却更加奇怪,按理说,能跟随钦陵前往长安出使的肯定不能是庸才,可是他们怎么连这些许粟米都无法准确算出呢?

    真实奇哉怪也!

    一些自诩术算还不错的,便开始在心中默算,算着算着他们就算不下去了,因为算到中间时,这个数就已经非常大了;

    虽然一粒粟米的质量不重,但如此巨大的数值,最终的结果也定是个可怕无比的数字!

    高台之上有不少人已经发现了这个事实,所以他们看向狄光嗣的眼神中又多了些许意味深长。

    又差不多一炷香时间过后,钦陵回来了,面沉似水,僵硬无比,他甫一上台站定,就躬身对皇帝李治说:“大唐皇帝陛下,我吐蕃对于术算一道不甚精通,算不出具体需要多少粟米。请大唐明示数值!”

    钦陵抱着一丝侥幸,他认为大唐应该也没人能轻易算出具体数值。如果真是这样,那他就可以此为由狡赖一番,是你大唐自己无人能够算出数值的,愿不得我吐蕃不给,因为我不知道要给多少!

    有理不?反正钦陵觉得有理!

    钦陵说完后,心虚地用眼角余光瞟了旁边的狄光嗣一眼,唯一的变数恐怕就是他了!

    不过钦陵注定是要失望的,因为皇帝李治释放了一个大招:来人,放狄光嗣!

    李治对狄光嗣说:“狄小子,你来!”

    狄光嗣略微有些不忍地看向钦陵,自己接下来的话,可能又要让他受一回伤了。

    “使者,这个具体数值就不劳使者忧心了,我大唐能得出它人又很多,但为了节省时间,还是由我来说吧!”

    狄光嗣这句话说得冠冕堂皇,但却使高台上和高台附近的一些人脸上火辣辣的,还略微有点酡。

    钦陵闻言,心态欲崩,怎么哪都有你呢!

    你怎么还不回家,狄光嗣,你娘亲喊你回并州老家吃饭呢!{预告一下:并州篇,狄光嗣要回老家了。}

    “你说!”

    狄光嗣毫不客气与手软,“其他的先不管,我先说一下,最后一个小釜里所需的粟米粒数,其实就是六十三个二连续乘积,得到的数字是:九二二三三七二零三六八五四七七五八零八!共十九位!”

    听完狄光嗣报的这个数字,所有人又再一次惊掉了下巴!

    狄光嗣报的这个十九位的数字,不要说让人算,就算让人读出,恐怕有人都做不到。

    钦陵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确定真有那么多?”狄光嗣给出的这个数值,显然是大大超出了钦陵的预料。

    狄光嗣见钦陵出言质疑与他,就对他说:“使者,认清、接受现实吧!看来你对于自己的处境还不是十分了解;

    这样吧!我打个比方,单单这一个小釜所需的粮食,就算以我大唐的粮食年产量来商除,”狄光嗣竖起了一根手指,“就算是用一万年,也是无法达到的!所以,使者还认为吐蕃能出的起这些粮食吗?”

    钦陵又一次瘫倒在地,这一次他是真的绝望了,透顶的绝望啊!

    狄光嗣的话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吐蕃每年要给大唐足够全域百姓吃一年的粮食,年年不断,一直循环重复一万年,就这还无法换完!

    这可能吗?当然不可能!

    此刻的钦陵是万念俱灰,心如死灰,灰头土脸,灰会发黑,与之相反,得到这个消息的大唐百姓是异常兴奋,不光是为了大唐赢了吐蕃的赌局,更是因为接下来的一万年,自己可以不用干活工作了,年年都有白来的粮食吃;

    这等美事,可是可遇不可求的!当然是在理想的状态下。

    钦陵的几个属下,虽然也很沮丧,但他们还是一齐把钦陵从地上扶起,毕竟钦陵是吐蕃正使,他出洋相,吐蕃面上也无光不是。

    钦陵好不容易从绝望中走出,定定心神,思索片刻后,他转身大步流星的走到皇帝李治面前,扑通两声,双膝磕地,额头碰地,给坐在上首的皇帝李治与皇后武氏行了一个大大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