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唐铁肩王狄光嗣 > 第5章 “吐蕃要到河源赤水牧马?”

大唐铁肩王狄光嗣 第5章 “吐蕃要到河源赤水牧马?”(1/2)

    不知何故,上官仪连连摇头苦笑,又一次正了正袍服,准备接谕旨。

    同样是免跪,传谕内侍开始宣谕:“皇后殿下口谕:上官侍郎处事公正而得体,多能够就事论事,公允方严,予心感怀,太子殿下亦然!”

    内侍稍有停歇,接着说道:上官侍郎,咱家这边见礼了!

    此刻,上官仪心中阴霾尽皆散去,“好说,好说”他脸上难掩兴奋轻松之情,或许还有一丝激动;

    上官仪知道,自己这次shùn lì guò关了。

    内侍领赏后,欢欢喜喜地离开了。

    这个结果似乎不错!可是,让人不想面对的是,狄光嗣仍旧没有清醒过来,上官仪不禁扼腕而叹,狄光嗣小小年纪就能够洞悉人心到如此程度,观察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强如斯,如今却昏迷不醒,前途渺茫,难道真的是天妒英才吗?

    难道天选之子,都会早夭吗?反正,上官仪心中是如此想的!

    这一回,要不是狄光嗣拖着病体,夜访书房,剖析情势,分析人心,上官一族可就要万劫不复了!!!罢了罢了,我就尽力延揽名医替他医治吧!

    如今,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

    狄光嗣一个人的昏迷,对于大唐朝廷的运作,自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这不,事就来了。

    原来,就在这几天,大唐帝国的外交部鸿胪寺,正在接待一群来自青藏高原上的吐蕃来客,一个以钦陵为首的吐蕃使团。

    这是一个特殊的使团,特殊在使团的正使是钦陵,他的身份实在太特殊。

    钦陵,吐蕃大论禄东赞的第二个儿子。

    唐太宗贞观年间,正是禄东赞替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来到长安,求取和亲,后来才有文成公主入藏。

    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逝世;

    公元650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逝世,其孙芒松芒赞继赞普位,由禄东赞摄政;

    禄东赞长子赞悉若,二子钦陵,三子赞婆则是在地方上掌兵,随时准备向外扩张。

    由于吐谷浑位于祁连山南部和青海北部,扼守河西走廊,是连接唐朝关内、河西、陇右和西域的战略枢纽,一旦吐谷浑失守,河西走廊也将不保,大唐西域的安西、北庭等地将成为飞地,近乎危亡。

    禄东赞当然也知道,一旦吐蕃控制了吐谷浑,吐蕃在与唐朝的对抗中,将占据主动地位;

    从吐谷浑向北,可取河西、陇右等地,向东,可进攻占据唐剑南道的松州等地,两路出击,占尽先机。

    于是乎,公元659年,禄东赞开始图谋吐蕃,他先派其二子钦陵负责青海北部的军事部署,而后更是将大论之位让与其长子赞悉若,自己则亲赴吐谷浑,谋划一切。

    终于,公元663年,吐蕃陷吐谷浑,大唐所封的河源郡王诺曷钵与弘化公主逃奔凉州,吐谷浑控制权就此易手。

    吐蕃虽出兵占领了吐谷浑,却独缺一份大义,吐谷浑本是大唐属国,吐蕃以蛮力占领,自然需要大唐的表态。

    禄东赞深思熟虑之下,决定派儿子钦陵为正使,前往长安出使,试图让唐朝廷允许吐蕃在河源赤水地区,放牧畜群,实际上就是逼着唐朝廷承认其占领吐谷浑的合法性,做到名实相符。

    不得不说,想法真得很不错。

    为此,钦陵也是做了完全的准备,力图完成此行目标。

    这一日,高宗李治在太极宫的太极殿设宴款待吐蕃来使,许敬宗、刘祥道和上官仪等一众高官也在场作陪。

    宴会的盛况毋需赘言,只知道宴会结束后,高宗李治和一班高官离开太极殿,回到了日常议政的大明宫宣政殿。

    李治没有坐上龙座,而是留在阶下,他环视一周,问道:“吐蕃使节提出的第一个难题,卿等可有解决之法?”

    右相刘祥道应道:“回陛下,臣已遍询‘二馆六学’众学士、博士、弟子等众,竟无一人能解,臣一时也无良策,臣惭愧!”

    工部尚书阎立本接过刘祥道话头,“臣也将工部下属的将作监、少府监和军器监一一问过,本想他们精于器物工巧之妙,或许能解,可是······”阎立本没有说下去,只是摇了摇头。

    李治见状,脸色微变,叹道:“难道我大唐竟无能人,可解此难题吗?”

    众大臣也沉默无语,李治无奈,只好下令:不惜任何代价,让众人在三天之内,一定要找到pò jiě之法。

    李治丢下一句话后,径直离开了,众位大臣见状,也就各自散去。

    接下来的三天里,贴榜文的贴榜文,摆擂台的派擂台,·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